嗨,大家好,新的一天又到啦,今天是第13天,每天2分钟,带你转变思维。
抱歉昨天有事耽搁了未曾更新,前天我们一起看了思维模式和领导力,今天,我们来看看思维模式里的爱情:
爱情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最美好的期盼,可它是带刺的玫瑰,既诱人也伤人,美的让人沉醉,殇起来却是深入骨髓。
在追爱的路上,我们仿徨过,迷茫过,痛苦过,矛盾过·····
得偿所愿的人成了爱情的宠儿,而一败涂地的人,一部分用余生治愈曾经在爱情里受过的伤,而且在影响着自己的两性关系,一部分却在时间里自愈,并开始了新的生活,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差异?
在爱情里受过伤的人,处理感情问题的方法大致走向了两条路:
一条路是,觉得自己被评判了,就好像“我不招人喜欢”|“我是个小丑”“我被骗了”“我是个傻瓜”“我很失败”类似这样的标签好像从此印在了他们的额头上一样,所以他们激烈,言辞凿凿的开始攻击那个抛弃了他们的人。诅咒般的攻击希望的是,伤害那个使他们遭受痛苦的人,“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报复他,让他也尝尝这种痛苦!”类似这样的话层出不穷,我一个朋友离异了,她说“如果让我在自己活的开心和他过的悲惨之间做选择,我毫不犹豫的会选择让他过的悲惨。”
她宁愿自己不快乐,也要那个他悲惨,就仿佛复仇了便是甜蜜一样,其实,仇恨和报复在消耗对方的同时,也消耗了自己,最多伤了对方三分,而自己却付出了七分的代价,这种代价是隐形的,它让你的生活画地为牢,想想怨恨反倒成了某种意义上的惦念了。
这就是固定性思维的人处理感情伤害的方式。
我一个朋友因为婆婆多次给丈夫煽风点火,遭遇了丈夫的家暴,我们坐在一起聊起婚姻,她说:我不离,我要回去守着我的孩子,他们让我痛快,我也要反击,耗着一辈子都行!
她选择这样的方式,是不甘心,但是一旦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就会生活在算计和复仇里,绝对不是为了孩子,没有一个孩子希望自己的父母像拉皮筋一样,互相伤害,你来我往的报复,只会给家庭笼罩阴影。
午夜梦回,痛苦的又是谁呢?我觉得在婚姻里,率先选择报复的人,最后受伤的都是自己,因为这些报复可能暂时让你好受了,但是多年后,你会发现,孩子也在上演你当时的选择,惊人的如出一辙,这就是原生家庭的传承!
如果您有感情的创伤,或者婚姻的不如意,首先请好好的为自己而活,自己活精彩了,才是对不幸最好的回击。
另一些选择了另一条路,这条路上是自愈、自渡、自律!即使没有原谅,也选择放下,尝试着理解和原谅,并继续积极的生活,这是自愈,走起来起初有点难,但走着走着就释然了。
不是他们不记恨,而是比起记恨,他们更关注在这段感情中,我得到了什么领悟,教会了我什么?他们在失败的寻爱路上,总结自己得到了什么,除了伤害,还有教训!比如他们从此知道了什么样的人才是适合自己的,在他们眼里,每一段关系都会让他越来越了解自己,渐渐明白什么样的人才是与自己最契合的,他们从那些让自己伤心的人身上找到了更多的自己,以后的路那么长,要是一直困在过去,岂不是得不偿失?这是自渡,看开了,一切就变淡了!
成长型思维让他们尝试着去学习失败的感情经历中有用的东西,让这些成为自己以后生活的助力,而且他们经此一遭,更懂得了继续以积极的状态生活,拥抱未来。这是自律,基于对自己的负责,变伤情为动力,成了自我成长的内驱力。
不同的路造就了余生的生活,若是您会选择哪一个呢?是沉溺在甜蜜的报复里?还是懂得放下,更好的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