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一本短篇小说,是金爱烂的《你的夏天还好吗》,现在正值夏季,瞬间被书名所吸引。本以为是一本清新治愈小说,读完才知道它表达的是细腻又绝望的现实主义。作者通过许多奇妙灵动的比喻以及朴实无华的言语将每一个太过具体化的情绪附着在无数个日常的琐事上,这也是我喜欢这本书的主要原因,能够直击心灵,产生共鸣,若有若无地让人产生一种喘不过气的悲怆感,忍不住想思考自己是否曾是或是否正在衍变成书中的某个角色,同时又庆幸自己此刻还算幸运。
书名在问“你的夏天还好吗” 内容则是在答“我的夏天好像不太好”
我比较偏向故事性强的篇章,《水中的歌利亚》是我印象最深的,它是真实的被“湖水”深深压迫在水下,想要挣扎,想要迫不及待的逃出水面,但是大自然的“不讲理”就好比沉重的生活,丝毫不给你喘息的机会,用主人公疲惫不堪的琐碎日常一点点敲击你内心的不安,像是在做生命的倒计时,直至崩塌瓦解。故事中随着母亲的尸体被大水毫不留情地冲走,绝望达到顶点。面对生活的无助,人类是共通的,仿佛自己置身在洪泥中,耳边充斥着黏腻的雨声,我呼喊,却无人救我。
开头第一篇也是我最能感同身受的,我喜欢这种过去与现在切换视角叙事,因为我时常也如此怀念起往昔,不知道我的那些夏天,曾经自卑的自己,不敢大胆抬头看这个世界的自己,我儿时可爱的玩伴们,以及我那些年漫长暗恋的时光,都还好吗?人往往在某段经历完完整整结束之后,感受到“滞后效应”才是悲剧的源泉。
摇摇欲坠的阁楼,象征顽强生命之树的轰然倒塌,破旧公寓爬出密密麻麻的虫子,蚕食着孕妇的灵魂,孤独飘零的龙大,一事无成的三十岁女人……但如果细细品味生活其中也不乏许多温暖,比如社会底层人民的夏天是闷热的,但在这看似“闷热逼仄”的空间里爱情的甜蜜反而被无限放大,两个无比渺小的人也会是彼此生命中短暂的救赎,无比珍贵。
看完不禁感慨,我的“座位”在哪儿,离这远吗?我们又何尝不是在茫茫人海中寻找自己的位置,还有多远可以到达自己想到的地方,然而,无法找到答案,人生是一趟列车,已知列车尽头是死亡,那我们是不是应该去尽情欣赏未知的沿途风景呢?
今年的夏天才刚刚开始,以后的每一个夏天都让我充满期待。突然觉得把期望和梦想放在心里其实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它可以让你一直有动力努力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