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8点十分,看到秋秋给我分享了一篇亦舒写的短篇小说《雨天》。
我19~22岁的那几年看过很多琼瑶、岑凯伦、亦舒的爱情小说,印象最深刻的是琼瑶小说。因为琼瑶小说情感冲突更激烈,虽然因为时间太久远,她们三个的文字风格都不记得了,只记得一些琼瑶小说的经典桥段。岑凯伦和亦舒的爱情小说有什么故事,一点儿蛛丝马迹的记忆痕迹都没有。我当时的感觉,岑凯伦和亦舒写的都比不上琼瑶,论吸引力,直观感觉她们俩都是模仿琼瑶。同样读完她们的小说,只有琼瑶小说让我长时间沉浸在故事里出不来,那些惊人心魄的句子会久久回荡在脑中。论细腻,琼瑶独领风骚。这是那时意识里本能的感觉。
或许是在早晨无人打扰的空间里阅读《雨天》,很轻易就进了亦舒营造的文字世界,我喜欢她这篇文章的写法,快速进入某种情境,鲜少用各形容词比喻句修饰情境的故弄玄虚,我也喜欢这样写。我喜欢这样写是因为我的文辞困乏,所知有限,除非切身所感,写不出灵光乍现的比喻,和用形容词副词修饰的所谓文辞。亦舒用自我剖析式还原真实人性的细腻写法,我也喜欢用。她写的是一个女人往日情欢终成梦一场的过程,一场爱情痛苦撕裂的告别,但启发到我的是,我想写婆婆和我的故事,我找到了可以串联我和她的主题线。预估可以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