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十三 拾穗者

  《拾穗者》是最能够代表米勒风格的一件作品,  它没有表现任何戏剧性的场面,只是秋季收获后,人们从地里拣拾剩余麦穗的情景。画面的主体不过是三个弯腰拾麦穗的农妇而已,背景中是忙碌的人群和高高堆起的麦垛。这三人与远处的人群形成对比,她们穿着粗布衣衫和笨重的木鞋,体态健硕,谈不上美丽,  更不好说优雅,只是谦卑地躬下身子,在大地里寻找零散、剩余的麦穗。然而,  这幅内容朴实的画作却给观众带来一种不同寻常的庄严感。

      米勒一般采用横的构图,让纪念碑一般的人物出现在前景的原野上。三个主体人物分别戴着红、蓝、黄色的帽子,衣服也以此为主色调,牢牢吸引住观众的视线。她们的动作富于连贯性,沉着有序,布置在画面左侧的光源照射在人物身上,使她们显得愈发结实而有忍耐力。或许长时间的弯腰劳作已经使她们感到很累了,可她们仍在坚持。尽管脸部被隐去了,而她们的动作和躯体更加富于表情一忍耐、谦卑、  忠诚。除了17世纪的荷兰画家维米尔,还没有人能够像米勒这样,以凝重质朴、造型简约的概括力,来极富表现力地塑造平凡人物。他表现的是人和大地的亲密关系,是史诗所不能达到的质朴平凡。我们从这三个穿着粗布衣衫的农妇身上感到一种深沉的宗教情感,在生存面前,人类虔诚地低下他们的头。虽然远处飞翔的鸟儿依旧烘托出田园诗般的意境,但我们知道田园生活不可能是理想化的,人类凝重的身躯似乎预示着生存的重压。正是这种宗教般的感情使《拾穗者》超越了一般的田园美景的歌颂,  而成为一幅人与土地、与生存息息相关的真正伟大的作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拾穗者》是最能够代表米勒风格的一件作品,它没有表现任何戏剧性的场面,只是秋季收获后,人们从地里拣拾剩余麦穗的情景...
    广电一班常潇阅读 386评论 0 1
  • 《拾穗者》是法国画家米勒的代表作,这副画展示了下层民众的勤劳和艰辛。 画面以广袤的收割后的麦田为背景,前景由三个年...
    广电一班张晨阳阅读 557评论 0 0
  • The Gleaners是法国巴比松派画家让·弗朗索瓦·米勒于1857年创作的一幅布面油画,现存放在巴黎的...
    广电二班孔瑶阅读 2,200评论 2 0
  • 因为给朋友定制流苏车挂, 所以入了一堆蓝绿色系流苏~ 最近总想把它们都搭配掉哈哈哈。 喜欢的可以加我微信购买 mo...
    玄月之佑阅读 428评论 3 1
  • 今天单位组织泡温泉,主要是作为三八妇女节福利,虽然我很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妇女,但是福利之类的当然不会拒绝。 今天一大...
    说书人橙溪阅读 31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