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事物,如意与遗憾并存,这就是人生。一切都不会像你想象的那样完美,也都不会像你策划得那样顺利。如果事事都如你所望,你的生活就只是一连串乏味的成功;当你有了遗憾(它还有自身以外必须顺从的准则),你倒能体验到意想不到的东西,它为生活增添了美感和深度,“人生的真谛”也就蕴含在这里。所谓“遗憾”,实践证明:一次遗憾思想受到一次洗礼;一次遗憾能力就得到一次提高;一次遗憾意志就得到一次磨练。现在,回忆我所走过的路程,深有所悟:人,不就是在实践中逐渐总结经验,修正自己,超越情感,才一步步走向成熟吗?咀嚼人生,酸、甜、苦、辣都是收获。那千般苦累,经验和挫折,全都转化而形成了一种支撑人们的无形力量。可以想想,是不是这样?
任何人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并非都是一路笑声一路歌。人生的路有鲜花,也有荆棘。诸如:工作上的挫折,生活上的磨难,感情上的落寞,疾病的忧伤等等,真可谓苦与人生相伴。可见,人的一生往往是烦恼多于欢乐。
人生匆匆,在旅程上,大可不必为点滴丢失而忧忧愁愁,那些只不过是人生路上无暇拾起的小碎块。别让不如意围困着自己,陷入烦恼和苦闷,要学会适时调整,自省自励。要看到世界的事物具有多样性,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会有不同的理解、感受。世上的事情都是利弊相伴,有所得就会有所失,反之亦然。在生活中,别人有别人的机遇,别人也确有你不具备的条件和才能。生活也不可能经常平静如水,当生活中的一些突然变化迎面扑来,眼看自己的平常心就要被打破时,采取的办法是:想不通也要“想得开”。所谓想得开,就是要善于变换角度,从宽远的方向去想问题。而想得开后,就会觉得云开雾散,一切又恢复如常了。我们要推开禁闭的心窗,笑看人生潮起潮落,云舒云卷;看多了人海沧桑,于个人得失就无意计较。这才是生命的智慧与豁达。 在人生路上,一切都处在变化之中。只有真正理解生活的底蕴,明晓人生价值,并且对人类、对生活充满爱心的人才能潇洒大度地面对现实,泰然处之。此话好说,真正做起来确实不易;可这正是鉴别一个人灵魂层次的考验。
苦,它是一种有力度的人生体验,也是一种有价值的人生境界。苦与穷相连,苦也不一定与穷相连。不与穷联系的苦,更明显地让人们感受它的价值。苦难是暂时的。人间没有永远下雨的天,阴雨过后的天空将会出现蔚蓝,是金子总要发光。 苦难是一位老师,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强者,不仅仅是要有健康的体魄,更要有不屈的灵魂;真正的不幸,是没有理想,放弃追求,自暴自弃,向困难低头。晚清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书画家,人称“雪帅”的彭玉麟有诗曰:“欲除烦恼须无我,历尽艰难好做人”。人生在世,因为有了那段年轻时的磨难,才在后来的人生路上吃得起黄连苦,经得住四方雨。体验苦也是生命的一种过程,生命就是从起点到终点的连线,我们能够做的是要让这条连线变得更宽,更有色彩,更有光泽。人的一生几十年的历程,实际上是自己塑造自己形象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要靠自己主观内在作用在一言一行上长留在人们心中。古人说:“失做人之道,非君子所为”。把这些想清楚了,并能身体力行的话,即使自己口袋里分文皆无,也能做到心底坦然。我们要经常不懈地自己鞭策自己,自己勉励自己,自己检查自己,自己改造自己,千万不要放纵自己,自己欺骗自己,自己毁灭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