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有两种力量,在我们一生中激荡。
一种推着我们向外走,一种拉着我们向内收。
一种力量去远方,一种力量回原乡。
透过你的眼睛,放眼这人潮人海,多少异乡人在这城市中打拼挣扎,带着无助与迷茫,复杂的眼神充斥着一个个年轻的脸庞。
他们或许已经离乡多年,丧失了基本的农耕技能,生活在城市的边缘,融不进城市,回不去乡村,成了“失根人”,在这灯火辉煌、光怪陆离的城市中……
1
小海(化名),男,1987年出生,小学辍学后,随即被父母安排在南方打工。那时,与爱读书的孩子相比,在父母的眼中,小海不是块上学的料,迫于生计才外出打工挣钱,早早地接触了社会,早早的结婚生子,眉宇间早早地刻下了生活的艰辛。
小海,是一群人的缩影。农村出身,老实本分、踏实能干、有上进心,娶了一个门当户对的媳妇。在飘泊的异乡,夫妻俩用勤劳的双手打下了一片小天地。
最让小海夫妻俩放心不下的,就是两个在老家上学的孩子,由于工作时间忙,两个孩子只得放在老家,留给爷爷奶奶照看,成了留守儿童。在最应享受父爱、母爱的年纪,却成了一场奢望。
每次夫妻俩给孩子打电话,都是嘱咐要听爷爷奶奶的话,吃好穿好,却没有与孩子更深入的交流,更没有价值观上的引导,这也是绝大多数农村父母的局限所在。
每次从老家离开,夫妻俩都是趁孩子睡着时离开,他们害怕看到孩子恋恋不舍的眼神,更害怕听到孩子的哭泣。
与城里人相比,小海的起点低,接触到生活环境有限,他常说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再走他的老路,读书考学才是正道。
可这几年他的想法变了,如果孩子不想上学,那就早点出来挣钱,还举例说现在的大学生工资也不高,甚至找不到工作,还不如打工做生意呢。毫无疑问,这种思想观念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孩子会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料,读书无用。
“读书无用论”,这几年在农村大肆蔓延,相比与城市,以上海为例,孩子除去文化课,从牙牙学语到小学这一阶段,要学习七、八项才艺,重视教育的程度可见一斑,在不遗余力的把孩子往上游社会输送,层次越高的人越重视孩子的教育与成长。
城乡间的二元分化,不仅仅体现在物质生活上,更体现在重视教育的程度上。当一切都可以用钱来衡量时,是可怕、可悲、可怜、可恨,然而这一切,在当今的农村正在成为现实。
寒门难出贵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家庭教育所带来的思维方式对一个人所产生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甚至会影响一生。
寒门子弟光能吃苦耐劳是不够的,很多时候已经输在了教育的起跑线上,一个人的成功更是几代人的共同努力。
据报道,清北的学生里,来自农村的学生现在不到1%。
2
玲玲(化名),女,1996年出生,初中毕业后,回家务农,不久就外出打工。在重男轻女的农村,导致了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男多女少,很多女孩子只要一下学,就会有媒人来提亲,而且络绎不绝。
物以稀为贵,女孩子的彩礼钱在近十年内一路看涨、一路走高,在盲目攀比的心理影响下,凭什么你家的女儿出嫁可以要房、要车、要二、三十万的彩礼钱,我家的女儿就不行!讲排场、讲体面,唯独不讲真情实感。
玲玲自下学后,每年都会被安排相亲,互相打量着对方。尤其是春节前后,出门在外的青年男女回乡后,相亲成了乡村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小华经常一天相三个对象,像菜市场买菜一样,没有感悟基础,缺少共同语言,相貌的美丑成了重要标准,财力成了后盾,婚姻成了一场买卖。
封闭必然导致落后、短视。对一部分农村父母而言,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人走了,钱留下了。
知乎上有这样的问答与回复:
同样是别人比自己强,为什么有时会产生嫉妒心理,而有时会产生崇拜?
答:远的崇拜,近的嫉妒;够不着的崇拜,够得着的嫉妒;有利益冲突的嫉妒,没利益冲突的崇拜。
3
小文(化名),男,1986年出生,一位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他还依稀记得,当初收到大学入学通知时,乡亲们羡慕的眼神,父母脸上洋溢的笑容。在父辈们看来,小文终于走出了山沟沟,到了大城市,将来一定会有大出息,不用再面朝黄土背朝天了。
是的,小文成功跃出了龙门,可此时的龙门,已不再是昔日的龙门。面对高昂的房价物价,小文像千千万万的异乡人一样,在城市中苟且的生活着,小心翼翼的生活着。父母为了自己读书已倾力全力,从大学毕业的那一刻起,他知道以后所有的风雨,都需自己来面对。
鲁迅在小说《故乡》里,描述了自己在故乡成长、后来外出求学,现回到故乡,却发现故乡物是人非,特别是发小闰土的成长变化,最后决定再次离去。
这种离去——归来——再次离去的心理纠结,如今同样适用小文这一角落的人群。
小文时常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可每次回去都感到失落、痛苦。家乡没有了曾经和睦的邻里关系,多了几分相互攀比;曾经没有院墙的人家,现在都垒砌了高高院墙,看似安全了,心却远了。
故乡的传统生活方式正在消亡和崩溃。一些农民对自我价值的认知完全趋于利益化,钱成了衡量自我价值的唯一标准,由此带来一系列恶果。小文常常觉得自己就是《故乡》中的“我”,急切的想回家,又急切的想逃离。
然而,这一切,对那些曾经感悟,至今仍依恋乡村文化的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故乡再也回不去,只存在记忆中,无论是在农民工身上,还是在出身农村的知识分子的群落里,都能发现“失根”的危机,尤其对于求学在外的人更加明显,成了对乡村发展变化最“敏感”的人。
近乡亲更怯,不敢问来人。故乡,存在于每一个人心中,在内心深处都有一个理想中的故乡。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号:李伟的声色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