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上写着今天的晨间日记,发现和昨天大不一样,没那么多文字,没那么多琐碎,就是12345,然后直接说内容,如此甚好!
这两天因为有做复盘回顾,所以每天发生了什么,大脑里还是清清楚楚的。非常喜欢这样的感受,它至少证明我有活过,并且认认真真地在度过每一天!
刚刚整理了一下《晨间日记的奇迹》这本书的书摘笔记,这才发现读完书有记录是好事,没必要全盘否定,至少你再看到它时,不至于什么也想不起来,那些可爱的文字呀,或多或少引发了你的思考和之前的经历感受!
这篇书摘里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我们生活里,琐事占了7成以上,如何将他们转化成有趣的事情,这是决定一个人成功和实现梦想的关键”,当然了,大意如此,我看完复述出来是一样的。(在靠墙站,不能断,不想打断思绪和时间定投项目)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将这70%的生活琐事更多地向有趣的事情转化呢?就是如何提高其中的转化率呢?
其实当我们将生活里的那些大大小小的事情界定为“琐事”的时候,第一,我们认为它们并不是那么重要,或者说没有重要到关乎生死和重大利益的;第二,我们对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抱有一种无奈的不满,无奈是因为不能让它们完全消失不见,不满是必须面对它们,并且日日见,日日做,日日解决,所以我们给它们起了个统一的名字叫做“生活琐事”。
那怎么转变呢?在我看来,想要转变实际上很简单,第一,改变态度,不要对立,不要排斥,先是接纳,把它们视作一辈子的“伴侣”,与其“横眉冷对”,不如“和平共处”,承认它们是我们生活的必需也必要的组成部分。第二,转变处理方式,不要以对待垃圾的方式对待它们,处理的时候,可以打开窗户,让空气流通起来,让阳光照射进来,播放喜欢的音乐(如果可以的话),设置闹钟,定个时间,规定自己半小时或者多少时间内完成他们,然后握手再见。
昨天的我在回家的路上,确定了回家的重点,也就是目标,安装门帘和书架,收拾屋子,然后回家后,我就一边听歌,一边收拾屋子,安装好后,放置好物品,打扫好卫生,下楼丢掉垃圾,拍照发朋友圈,炫耀下自己的成果,满满的成就感!
总之,转化成有趣的事情很简单,就是把它们转化成一个个要去打的小怪兽,就是要去完成的人物,然后就是设定目标、完成时间、设置背景,完成后朋友圈或者微博打卡,炫耀下,再奖励自己一个小小的礼物!这样都变得如此有趣生动和富有成就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