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一直都在看林文采博士的《心理营养》这本书。这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讲孩子需要的五大心理营养和五大生命金花;第二部分主要是孩子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针对不同案例都有不一样的解答。
第一个谈的就是安全感的问题。对于安全感,最近我也是深有体会。
因为我发现,13个月大的女儿开始非常粘我,特别是从我开始上班以来。只要我不在她的视线范围之内,她就开始要找我或者哭闹。
看了这本书之后,我也是才理解,4个月到三岁这个时期是培养孩子安全感的时期。虽然平时也很注意对女儿的陪伴,但是对与她而言还是不够。
现在我需要做的就是尽量去满足她的需要,她想抱就给她抱。只要我在她身边,哪怕一句话也没有,只是静静地看着她玩,她自己会非常安静专注的玩,偶尔跑过来到我怀里蹭一下,转身就又去玩了。
其实呢,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健康的成长,但是往往在这个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一些行为的偏差,孩子需要的心理营养和身体营养是一样的。
在婴儿或者幼儿时期,孩子没有得到足够的心理营养,这些都会折射在他以后的生活中。
老公有个小外甥,今年七岁,上二年级了,仍然在吃手,每天只要他的手空着,他就开始吃手,并且一边吃手,一边摸着下体。
我一直在想是什么样的原因,能够让他一直吃手呢?目前我所得出的结果是他安全感的极度缺乏:
- 他生活在一个相对不太稳定的家庭环境里面。家里妈妈,外婆,舅舅经常会训他,特别是看到他吃手,会常讥讽他。加上大部分时间都是外婆在管教他,当他不听话的时候,经常骂他,有时候还会上手打他。所以在这样一个不安全的环境中,孩子感受不到安全,所以他只能通过吃手来解决他的这个焦虑的问题。
- 父母陪伴时间不够。爸爸妈妈在家的时间很少,孩子已经习惯了父母不在身边。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所需要的这个心理营养不够,所以他只能通过寻求外部环境,通过吃手来解决他的安全问题,解决他的焦虑问题。
对于这个吃手问题,我想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进行缓解:
-父母要尽量的多陪伴孩子,多跟孩子玩,陪她聊天,和她讲故事,要多抚摸孩子。让孩子安全感增加,减少焦虑。
-父母需要调整下自己的态度,特别是妈妈的情绪。妈妈情绪稳定,孩子的情绪也才会稳定,孩子更容易得到心理满足。
我们一直都在说安全感,对于孩子来说就是花费时间来陪伴他,和他一起玩,一起做游戏,讲故事。
当这样的活动每天进行时,他的内心里是非常的开心,非常的满足,也会因此而使自己的行为态度发生变化,这是内心驱使的结果。
给孩子多一些的陪伴,你会收获不一样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