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我最喜欢的三个故事:闹家塾、贾瑞事件和宝玉挨打。
其中,贾瑞事件貌似和《红楼梦》的主线没有什么关系,素来都很少有人评价它,但是我却从中读出很多意思,因此觉得这一个“闲笔”不闲。
贾瑞事件的起源是王熙凤陪着老太太到宁国府去看戏,中间去探望有病的秦可卿,然后走过花园,遇见了贾瑞。
“凤姐儿正自看园中的景致,一步步行来赞赏。猛然从假山石后走过一个人来,向前对凤姐儿说道:“请嫂子安。”凤姐儿猛然见了,将身子望后一退,说道:“这是瑞大爷不是?"贾瑞说道:“嫂子连我也不认得了?不是我是谁!"凤姐儿道:“不是不认得,猛然一见,不想到是大爷到这里来。”贾瑞道:“也是合该我与嫂子有缘。我方才偷出了席,在这个清净地方略散一散,不想就遇见嫂子也从这里来。这不是有缘么?"一面说着,一面拿眼睛不住的觑着凤姐儿”
这样一个开始,貌似是“横出一杠子”。从整个“贾瑞事件”来看,也似乎对《红楼梦》的主线没有太多的影响——第十二回,贾瑞就死了,而他的死,也无法像尤二姐的死那样给王熙凤添上任何实在的“罪证”。
然而,这一杠子,真的是旁出斜逸的一段吗?
其实不是。
头一个:贾瑞的所作所为,正好呼应着第五回当中的一句判词“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很多人都以为这一句的指向是指的秦可卿的遭遇:因为秦可卿是宁国府的冢妇,其实,我觉得也可以理解为贾瑞事件。
要知道,“宁公居长,生了四个儿子。宁公死后,贾代化袭了官”,贾瑞的祖父叫做贾代儒,在后面一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卫”的时候,贾府的老少爷们儿都出来在葬礼上晃了一下,他们的顺序是“彼时贾代儒,代修,贾敕,贾效,贾敦,贾赦,贾政,贾琮……贾兰,贾菌,贾芝等都来了”,按照这个排名先后,贾代儒的名字排在最前面,所以他的地位在家族中应该是比较靠前的。他是家塾的主管,“原来这贾家之义学,……原系始祖所立……特共举年高有德之人为塾掌,专为训课子弟”,我们有理由相信,他是宁国公贾演的四个儿子之一。
那么贾代儒的孙子贾瑞,应该是宁国府旁支子弟了。他做出这样狗彘不如的事情,其实就是贾府子弟堕落的一个写照。
根据现行的文本,我们无从去推断秦可卿的死究竟是出自什么原因。或许对于贾珍对秦可卿做出的禽兽之行永远只能停留在推测中。但是,贾瑞对自己族嫂王熙凤的狼子之心却是明明白白、三番五次地摆在那里的。
所以,这一杠子横插在秦可卿之死的前面一两回,绝对是一种不写之写,是大有深意的。
第二个:贾瑞是个什么样的人?对这个短命人物的刻画,从《红楼梦》主旨层面有什么意义?
“原来贾瑞父母早亡,只有他祖父代儒教养。那代儒素日教训最严,不许贾瑞多走一步,生怕他在外吃酒赌钱,有误学业”。
他和贾珍贾蓉父子不同,他没有纨绔的资本——不是贾府的长房,没有继承庞大家业的可能,也不能像贾蔷贾环那样儿靠着父辈的吃老本儿,他就得凭着自己的努力。应该说,祖父还是一心要培养他成才的,并不希望他成为这个庞大家族阴影下的枯草,所以管教相当严格。当他被王熙凤害得在荣国府的院子里冻了一夜之后,遭到祖父的严厉惩罚——“代儒道:‘自来出门,非禀我不敢擅出,如何昨日私自去了?据此亦该打,何况是撒谎。’因此,发狠到底打了三四十扳,不许吃饭,令他跪在院内读文章,定要补出十天的工课来方罢”。
这种环境,这种家教,说实话,其实是不应该出劣子的。
而贾瑞这个人是怎样的呢?
他对自己的嫂子有了不轨之心这已经是禽兽不如了,不仅如此,他还特别笨:
凤姐哄他,他就相信,真的数九寒天的夜晚在荣国府的夹道里等着,以至于被关在里面冷了半死。
这还不能教他明白,他居然再一次到荣国府去找凤姐:“此时贾瑞前心犹是未改,再想不到是凤姐捉弄他。过后两日,得了空,便仍来找凤姐.凤姐故意抱怨他失信,贾瑞急的赌身发誓。凤姐因见他自投罗网,少不得再寻别计令他知改,故又约他道:‘今日晚上,你别在那里了。你在我这房后小过道子里那间空屋里等我”,以至于又被凤姐派出的贾蓉贾蔷兄弟捉住,被迫写下欠条。在逃回来的路上,又被浇了一桶粪水。
他居然淫心不死:“自此满心想凤姐,只不敢往荣府去了。贾蓉两个又常常的来索银子,他又怕祖父知道,正是相思尚且难禁,更又添了债务,日间工课又紧,他二十来岁人,尚未娶亲,迩来想着凤姐,未免有那‘指头告了消乏’等事”。
看到此处,简直就不知道这小子的圣贤书读到哪儿去了。就算被罚跪在院子里读一千遍书,他也是“孺子不可教也”了。
这样一个本来没有纨绔败家可能的子弟,他却又坏又笨。他的堕落,其实更加证明了贾氏家族的箕裘颓堕,后继乏人。
这一杠子横插在这里,呼应着前面冷子兴对贾雨村说的“更有一件大事:谁知这样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贾瑞的死,从这个人来说,固然没有什么令人可惜的,但是从象征的意义上说,和公认的优秀继承人贾珠的早亡一样,是一种“气数已绝”的表现。
第三个:贾瑞的周围都是什么人呢?
他的第一次出场,是在“闹家塾”那一回的。祖父代儒有事离开,叫他管着家塾的小学生。可是,这些学生里“龙蛇混杂,下流人物在内……”“这贾瑞最是个图便宜没行止的人,每在学中以公报私,勒索子弟们请他,后又附助着薛蟠图些银钱酒肉,一任薛蟠横行霸道,他不但不去管约,反助纣为虐讨好儿”。
他在对王熙凤进行骚扰的过程中,遇到了贾蓉贾蔷兄弟。他们捉住了企图非礼凤姐的贾瑞之后,没有告发他,而是敲诈他,要他写下字据,说因为赌钱欠了他们各自五十两银子,随后“两个又常常的来索银子”。
从辈分上,这两个人是他的侄子;从年龄上,这两个人和他差不许多;从生活作风上,贾蓉贾蔷完全不是什么洁身自好者。但是他们的勒索几乎给了生病的贾瑞沉重的精神负担,几乎把他逼上了绝路。
——在这个钟鸣鼎食之家,诗书簪缨之族中,已经完全没有道德是非、纲常伦理了!
贾瑞重病,需要吃“独参汤”,贾代儒为了拯救唯一的孙子的命向家族的长房求助。但是:
“王夫人命凤姐秤二两给他,凤姐回说:‘前儿新近都替老太太配了药,那整的太太又说留着送杨提督的太太配药,偏生昨儿我已送了去了。’王夫人道:‘就是咱们这边没了,你打发个人往你婆婆那边问问,或是你珍大哥哥那府里再寻些来,凑着给人家。吃好了,救人一命,也是你的好处。’凤姐听了,也不遣人去寻,只得将些渣末泡须凑了几钱,命人送去,只说:‘太太送来的,再也没了。’然后回王夫人,只说:‘都寻了来,共凑了有二两送去。’”
王熙凤的冷漠或许是对贾瑞恶行的报复,但口口声声说“吃好了救人一命”的王夫人也不过让送“二两”而已:大家族在温情脉脉的面纱背后,贫富依然分明,世态仍旧炎凉。
这样的一杠子横插在全书的十分之一处,其实正为后面许多光怪陆离揭开大幕:
经历这样一件事,读者看到贾蓉对他的两位姨母尤氏姐妹的放荡不敬就不会觉得不合理了;
看到王熙凤在铁槛寺为了银子轻易逼死一对有情人了,乃至后面动用各种手段逼死尤二姐就不觉得奇怪了;
也就好理解孤女黛玉对宝钗说“老太太,太太,凤姐姐这三个人便没话说,那些底下的婆子丫头们,未免不嫌我太多事了。你看这里这些人,因见老太太多疼了宝玉和凤丫头两个,他们尚虎视耽耽,背地里言三语四的,何况于我?况我又不是他们这里正经主子”以及《葬花吟》中说的“风刀霜剑严相逼”了;
也就不奇怪表现得慈眉善目的王夫人为什么毫不犹豫地严厉地轰走和逼死金钏儿和晴雯了。
甚而,当柳湘莲对宝玉说“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我们也会不禁点头了。
这貌似横逸旁出的一段故事,绝对没有随着故事主角贾瑞的死亡而真正结束。这段故事,也是《红楼梦》中两次僧道直接出场中的一次,如果说这一段故事和第五回的判词一样,我想是不过分的。它昭示着许多《红楼梦》作者想表达的真滋味。
《红楼梦》是一部奇书,它把结尾写在开头的:
不仅人物的命运结局在第五回就暗示了,它同时还在第二回借冷子兴之口就说出了贾氏的衰败,“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更也在第十一到十三回,借着贾瑞和可卿的死,不断地唱着“葬”歌,说着“绝”字(贾瑞的死,让贾代儒这一支彻底绝户,而可卿死时,贾珍说“可见这长房内绝灭无人了”)。
这些,正是《红楼梦》奇绝的地方。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其实,解得“闲笔”的不闲,也就接近“解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