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当年青衫湿,却道回时却道回时……

图片发自简书App

      许久未归,已不记得当年模样,依稀记得的是离开时人群中期待的脸庞。

      习惯了经常在外出差的我,已经不记得是第几次离开长沙了,每一次出去都带着几分激动,毕竟与我而言长沙更像我的故乡,这里有我熟悉的人和地方,有我奋斗的每一个时光,而每一次出差离去似乎都在告诉我,前方的路还有多漫长。

      骨子里并不是一个充满奋斗精神的我,总是期待着每一次回来的时间,因为它的不确定性,反而让我对这个事情更加充满了期望。白居易当年写下“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时候,大概怀着的是浓烈的悲伤吧!却不知江州司马是悲伤自己被贬,还是悲伤琵琶女的遭遇呢?故人留给我们研究的诗句到底是何用意,又有几人得知?但是被迫远离,不得皇权的状态似乎又有几分与我相像,不像之处却在于江州司马还会为此事悲伤,我反而更加开心。

      古人时常因为远离朝政中心,不得志而郁郁寡欢。而我似乎更加享受这种状态,享受这种远离世俗中心的脱离感,许是因为本身没有大志向,无保家卫国之需要吧!相同的是都在想着回来,古人想着回归朝野必有大番作为,我想着回归家乡必是满心欢喜。但是所谓却道回时不过是古人回归朝野时发现满朝文武似乎都已经不再是自己熟悉之人的无奈感,也不过就是现在的我出差归来的不融洽感罢了。人因时间产生的巨大的疏离感,让我们爱上了在外流浪的日子,因为回时的无奈才是真正难于接受的事实。

      我因从小住校,于是也就习惯了不跟家里人一起生活,所以即使一年不回一次家也不会有任何的不舒适感。反倒是每年春节前后在家的这段时间是我最不自在的时候,爸妈也想着我是客人,相处起来也是客客气气的,总是有一种陌生人的既视感,相比起终日不在家时爸妈电话里的亲密,中国人惯有的含蓄总是让人忍不住想要逃离。所以也就养成了自己不太回家的习惯,即使是回家也是尽量少待,不是为了逃避而是为了保持这种犹记当年青衫湿的仪式感。

      初次见面的朋友总是跟我说,感觉你很冷,虽然你整个人都会对别人好,但是也看得出你的好很表面,你把自己的内心封闭的不要太好,没人走的进去,永远都只能在外围凝望。一种与生俱来的抽离感,不介入任何人的生活里,也不愿意别人介入你的生活。我认真的想了想,内心的感受是因为他不知道什么叫做却道回时,彼时谁人不渴望被温柔相待,但也受过太多的忽视,所以选择封闭自己,只为回时能有慰藉自己内心的东西。

      天下人皆知江州司马为自己的前程和遭遇犹记当年青衫湿,却不得知当年司马回时有多么心酸。世人所知不过都是世人想知之事……

      我们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别人,影响别人的判断、影响别人的感官,而这一切我们似乎都不太自知。古人云:犹记当年青衫湿,却道回时却道回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熙熙攘攘的长春望见春色的有几 找到安家停歇的诗行荒无人烟之地 本都不是一个被遗弃的凡夫俗子 为何却都被附着一颗被遗...
    暮雨清风阅读 2,895评论 77 26
  • 阳光、沙滩、大海 (´∀`。ヾ)请等待我的到来哦
    苏小可阅读 1,261评论 0 0
  • 1,事件,早晨儿主动给我们冲鸡蛋花。 2,感受,高兴,平靜,但心。 3,想法,他能做好吗?果然没冲熟,孩子很拒伤,...
    王军利阅读 1,365评论 0 1
  • 2007年,9月,我19岁。 伴着阵阵的蝉鸣,开学的日子愈加的近了。 那是我第一次离家到外地读大学,满心欢呼雀跃。...
    漫真阅读 1,553评论 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