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线上54期正心2班学习第96天
时间:2024年7月19日
姓名:付延玲
地区:天津市
志愿:我立志成为一名利他助人,明心见性,致良知的印证者,用自己所学所行去付出爱,传递爱,帮助更多人致良知,领悟圣贤文化,修习五福人生,获得身心健康,五福人生。赋能、陪伴身边更多人获得身心健康,五福人生!(身心福报,父母福报,夫妻福报,亲子福报,事业福报)
|当|下|即|未|来|
【自省 利他 致良知】
提交完功课打卡表https://kdocs.cn/l/cvrVpDreRCC3
今日功课
1、读原文✔:2分
2、准时交功课✔:2分
3、日行一善✔: 2分
4、每日自省✔:2分
(1)时刻保持恩悲敬
(2)不抱怨,不说谎
原文阅读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vJ624JkE3JaR78WQST22dQ
博仁老师导读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KOgOa7lz2DuyFwVoiMhMRg
5、读书践行心得✔:2分
美好的周五开启,今天学习《与杨仕鸣》第五天。感恩阳明先生的圣贤的智慧引领,感恩博仁老师的导读指引。
读原文,听导读,践行感悟:
博仁老师导读说:只有致知者方为真的知道,只有致得良知才能称得上有德。与致知相悖的学说一定是邪说。
阳明先生: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在致良知的路上,我们会看清楚所有一切事物的真相。我们就会体悟无善无恶心之体。如果体悟不到,说明致良知还不透彻。不是切实的致良知,只是从概念和文字上感悟。
觉察到自己日常行为做事包括学习,切实体悟上,大多数时候都是以概念思考。所以导致很多呈现如杨仕鸣书所说,如在空中,落不了地。想到自己的陪伴师对自己说过多次我的头脑很强大,需要多用心和体会自己的情绪感受,安静下来减少头脑里概念的思维对自己的行为指引,跟着心走…其实就是切实践行致良知。相信在致良知国学平台里,不断的学习成长,切实践行,自己会越来越彻悟良知!感恩相遇!
今日总得分10分✔
理上明、事上磨、境上炼
去私欲、存天理、致良知
明理、立志、践行、印证
做圣贤文化实践的榜样,
为社会做出实质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