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思考这件事情持续了快两年了,很多人问我每天都写真的有那么多要写的吗?
其实也未必。有的时候一天下来确实也没有太多值得写的内容。尤其是周末,一天惯性的陪孩子,在家里看看视频就度过了一天,晚上去尝试写作的时候,才发现今天没有什么可以让自己思考的。
这样的事情久了,就慢慢的发现了规律,如何使用自己的时间才会让自己有所感受和思考。
就如同昨天思考的跑步一样,这样的投入就会让自己感觉非常有收获。如此,我就思考,这一定存在着规律,即:
要寻找让自己获得有收获的时间使用方式。
这其实也就是思考的生存的意义:
主动思考并设定一个可衡量的生存目标,并主动付出行动去达到这目标,这才显得有意义。
这看似简单,但真正想让这道理跟具体的生活关联起来,仍然不够具体,无法有效指导自己行动。
就比如,带孩子这件事情,同样是陪孩子,可以是让孩子在一边玩,自己玩手机。这也许刚开始是自己设定的目标,并付出的行动,但最终自己好像并没有因此获得什么。又或者说:
这也不过是换个地方看手机而已。
同样,工作也是如此,规定每周开例会,到头来大家不过是把彼此的工作当着大家的面讲一遍而已,这也不过是:换个方式表现工作记录而已。
因此,意义这件事情如果真正要指导自己的工作生活:不能浮于表面,不能让这目标浮于形式,更不能让这行动变成惯性。
我们要改变自己这没有收获的投入,那还是要从“可衡量”目标这个词开始:
可衡量不仅仅是目标可量化,更是可以让自己获得生存进步的核心指标。
一个是可量化,一个是可优化。这两者缺一不可。
量化是具备清晰的衡量方式,优化则是要同比没有投入让生存的什么能力变得更强。
例如,同样是陪孩子,我们定义陪一个小时,是无效的。也许目标可量化了,但结果却没有优化进步,或者说:你陪孩子的目的并不是换个地方看手机这们简单,更应该通过这一个小时让孩子获得一点什么知识,学会一点什么能力。一些过程即是优化孩子生存能力的过程,又是提升自己教育能力的机会。
同样是开会,我们定义的是每个周都应该开例会,每个人都讲一下本周的工作进展,这同样是无效的。每个人例行的开会,惯性的表达,这个过程并没有因为这个会议因此让彼此的能力提升,工作进步。真正好的会议,应该是要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并且最终做到对问题的有效解决,对大家能力的有效提升。
这就是我们在寻找我们工作生活意义时候容易掉入的坑,无效的目的,惯性的行动。
而真正要让自己变得有收获,就必须要让自己的投入目标变得可量化,让自己的能力或者价值得到有效提升进步。
因此,当我们发现自己一天下来没有什么收获的时候,很有可能是我们的目标就不是一个进步的目标,很有可能这个过程就不是一个刻意行动的目标过程。
真正要让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有收获,就要学会在投入之前做好提前准备,明确对价值有进步的可衡量目标,然后才是具体的实践过程。
是的,有没有意义,不仅仅是看你投入了什么,更要看你定义了什么。有进步的目标才是前提。
今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