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员工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考虑的是怎么寻找借口?找不到解决不了就辞职跳槽。
老板在遇到问题之后,考虑的都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找不到就得跳楼。
为什么他们解决问题的动力区别那么大呢?那是因为他们所要为此承担的结果不一样。
比如说我参加早起社群的时候。当时最大的动力就是我要把励志币挣回来,虽然钱不多,但是我也不想损失。得到100块钱可能是一瞬间的开心,可是损失39.9的励志币虽然不多,但是损失的这个情绪却很长。
所以我完成了18天的打卡。但是根据社群统计没有交励志币的他们打卡的意愿都会比较低,完成率大概在42%。也可理解为没有成本意愿不足。
可是是如何让意愿更加强烈呢?
首先就是让目标更有诱惑性。
其次避免一个人单打独斗。
最后 要有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