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期的六一儿童节的下午,我早早来到办公室准备了塑料杯、烧杯和温度计,准备去A班上课。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是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第一课时《温度和温度计》。这节课在其他班已经上过,实验设计由于孩子触及到的水温顺序不同,而获得的感觉不相同。从孩子们的反映看来,他们非常喜欢这节课的设计,因为最后的实验结果并非想象的那样。实验后还有一个温度FLASH小游戏,更是把这节课推向了高潮。因此当我端着实验器材走我信心满满地以为A班的学生也肯定会喜欢这节课。一进A班教室,映入眼帘的是色彩鲜艳的儿童节装饰,课桌被拉在一起,围成一个半圆形,讲台上堆着几大箱各样的零食和玩具,聚集着无数谗猫的目光。孩子们都期待着一年一度的儿童节。开始上课了,我说引言导入新课,并要告诉大家试验的步骤及注意事项。或许下节课就是班会课庆祝六一节,学生一直吵闹不休,我不得不一再停下来整顿纪律,许诺他们只要安静就可实验,并有科学小游戏玩。可效果并不显著,班里还是有说话声,尤其是几个男生根本不听课,脑袋转到后面聚在一起开小会。中间就有小淇同学,一直说个不停而且说话声音又大。这样一来我的实验步骤也无法讲解。因担心实验安全,这种状态下我只得放弃我原先的教学设计,请同学们打开书齐声朗读,大部分同学都在读着,可小淇同学依然非常活跃,可谓上窜下跳,根本不想参与学习。就在进入问答环节时候,小淇竟然跑到了教室另外一侧,和同学B嬉笑打闹起来。我警告小淇不可以离开座位,但他根本不听。又过了一会儿,有人惊呼:“老师,打起来了!”只见小淇同学和同学C扭成一团,我赶紧跑过去把他们两个拉开,C同学开始嘤嘤哭起来,而小淇脸红脖子粗攥着拳头站在一旁。有人去叫班主任来,班主任把他们两个带走了。这样一折腾,整堂课的气氛都被破坏了,大家都心情有些沉重,草草结束了这节课。自那以后,小淇同学成为我每次去A班上课的一块心病,总担心他会闹事。
这学期一开学,我就在A班宣布,我需要一名科学小助手,来帮助小组计分、分发实验材料等。许多同学举手,小淇竟然也在其中。我选了一位平时科学课遵守纪律的同学来担任小助手。过了一个星期,小淇的生活老师告诉我,小淇晚上哭了,因为我不让他当科学小助手。听说这个消息我心一动,第二天我就找到了小淇,以下是我们两个的对话:
“听说你也想当小助手是吗?”
“是的。上科学课之前我就来帮你拿东西。”
“当科学小助手要以身作则,你必须要表现好才能有这个机会哦。”
“我再也不打人了。”
“我记得你上次打人了,你为什么要打人呢?”
“因为XX同学骂我,所以我就打了他。”
“你当时很生气吗?”
“是的,我很生气。”
“你可以生气,但生气不意味着可以做错事,你觉得自己错了吗?”
“错了,我太冲动了。”
“这样吧,我必须考察你一段时间。接下来一周你没打人,你就通过考察,可以当小助手了。”
“可以的,我一定会做到的。”
小淇同学又蹦又跳地走了。
小淇同学从此就改变了吗?事情当然没有那么简单。过了几天,在走廊上遇到小淇同学,他喜滋滋地露出两只洁白的门牙,对我说:“我四天没有打人了。”“是吗?这说明你有进步哦。”
排队打饭时遇到小淇的班主任,顺便问下小淇最近的情况。班主任说:“他最近是没打人了,但是他骂人哦。”原来如此!
又该去A班上科学课了,通过调查我知道小淇已经连续一星期没有打人了,这节课该让小淇做小助手吗?我决定大胆一试,一宣布小淇要当小助手的消息,A班同学马上炸了锅:“老师你选错人了!”“他经常捣乱!”“他不交作业!”“他不听课的!”“他最爱讲话了!”等教室安静下来后,我说这次给小淇一个机会,如果他又犯错误的话马上撤销。A班同学用怀疑和无奈的眼神望着小淇,这堂课因小淇忙于给小组计分,倒无暇做其他的事情。
A班的科学课因为爱捣乱的小淇忙于计分纪律好了很多,但小淇同学彻底改变了吗?还是没有。不久,小淇的班主任告诉我,小淇因打人被休学一天。过了几天我找到了小淇:“上星期我去你们班监考,发现你不在,听说你又打人了,我很难过听到这个消息。”
小淇脸上显露出一丝不好意思的神情:“那是因为XX先打我的,他掐我脖子,我不得不出手。”“是吗?这么紧急的时刻,所以你出手了。你事后是什么感觉?”
“我觉得有一些后悔。”
“你觉得后悔,不该那样做是吗?”我重复并解释他的话。
“是的。我太冲动了。”
“如果有个同学打人,你觉得能让他做小助手吗?”
“不能。”
“你说得对。所以你现在不能做小助手了,等你表现好了才能做。”
“不嘛,老师你让我做嘛!”他开始施展他的撒娇术了。
“不行。”我轻声坚持撤销他的小助手,重新进入考察期。在接下来的科学课上,我发现小淇没有像上学期那样了,没有离开座位,虽然有时避免不了摸东摸西,但总体没有影响他人。下课时我对小淇说:“你这节课管住了自己,有进步。”
过了不久,在一次科学课,我需要一个同学帮我在黑板上写名字。找谁呢?我看到在座位上默默看书的小淇,于是我叫小淇上来。当他走上台,我读到他眼睛里的欣喜,那是一种重新获得信任的光芒。
过了几天,小淇同学找到我,给我看他正在学习的外教课上的人体结构科学课本,滔滔不绝给我讲述他学到的知识。“你说得很正确!”我时不时表扬他。
就这样,小淇同学从在科学课上干扰课堂的学生转变成了一个乐于跟我分享他的科学知识的孩子,他经常要跟我分享他学到了什么科学知识或者是问不明白的地方,很多都是从课外阅读而来。
回想我自己小时候读书时也不是一个让老师省心的孩子,上课爱讲话,喜欢哗众取宠,大部分老师都对我宽容置之。唯独初一时遇到一严厉的老师,她对付我的方法是罚站加上侮辱性的批评及讽刺,除经常当众批评我外,她下班后还带我回她宿舍罚站(我初中学校很小,老师宿舍就在教室旁边)。虽然我现在明白她的用心是好的,可是当年她的方法却给我留下了一些阴影。因为有这些经历,所以我尽量避免生硬的惩罚,而使用一些柔和的方法。正像有人说过的“倾听就是爱,了解中有医治”。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专门再次采访了小淇的班主任询问小淇在其他科目上的表现。班主任微笑着说:“有进步,但是时不时还会使坏。”小淇自己怎么看呢?小淇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长大了,要有担当。”听这话我几乎肯定是班主任经常激励他这么说的。采访完我离开A班,班主任正在开班会课,小淇坐得端端正正,一双大眼睛看着老师的,那样子非常专注。有目共睹班主任在小淇身上花了大量的时间栽培他、鼓励他,衷心希望小淇在新的学期取得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