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看这本书,又有不同的感受,这次更多的是在之前的基础上,去实际地尝试使用其中的一些技巧,在使用之后会有一些收获,也有一些疑惑的地方,在这里分享几个我的感受。
第一个,关于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其中讲到了通过专注的倾听、说出他们的感受,而不是一味地否定他们的感受。我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确实是会有明显的效果,没有统计过,可能一半一半吧,我会感受到孩子的情绪是能够被安抚和平静下来的,这让我很开心。我觉得对于老师来说可能会存在一些不方便的地方在于,首先,在课堂上,老师不能过于专注地倾听和关注某一个孩子,所以当很多孩子,都想要说出自己的想法,或说很多时,我会不知道怎么办,让他说完又很浪费时间,打断他我又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或者是有什么更好的方式可以让我顺利地让他先暂时停止。而不会打消他的积极性。
第二个,关于如何让孩子与我们合作(我认为如何让他们就是乖乖听话)
通常孩子会犯一些反复出现的错误。如:把衣服弄脏、写作业拖拖拉拉、丢三落四等等。文中列举了10个成人会做出反应的方式(反面的),我全部中枪(扎心了,我觉得基本上每个人肯定都中枪了),有些我是无意的,有些已经在尽量避免,还有一些是我意识到可能不对,但是没有找到的方法去应对,只能就先这样吧。我想我必须做出改变,文中提到的五个技巧。1、描关于述你所见到的,或者描述问题;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如何解决,某些情况下还是管用的,但不同的孩子肯定不是万能的。2、提示。3、用简单的词语表达。4、说出你的感受(最近会用的多,对相对比较乖的孩子管用些,闹腾的孩子效果不大,至少不能短时间见效)5、写便条(暂时还没用过)
第三个,鼓励孩子自立
我觉得其实也是鼓励孩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其中印象特别深刻的是给孩子建议的部分,我觉得写的特别棒,平时生活中或者课堂上,孩子在遇到问题,征求你的意见或是请求支援的时候,成人很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给出你的建议,并说明原因。看起来似乎并没有错啊,但其实是阻碍了孩子的独立思考,同时给到他自己很笨,这点儿问题都想不到的感受和慢性暗示,时间久了孩子就不会自己思考,做决定了。而我们要做的是什么呢?1、帮他整理纷乱的思路,说出她心里的感受和想法;2、把问题重新叙述一遍,说完后沉默一会儿,给孩子时间自己思考,有利于他想出解决办法;3、提供外部可利用的资源;做完这些之后,如果孩子还没有想出办法,你再说出你的建议,要注意方式,具体是什么方式呢?嘿嘿,自己去看吧!
先暂时写到这里吧,以后有新的收获再分享,墙裂推荐,可以看看,不只是对孩子,很多方式对成人也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