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引人关注的两名日本女留学生的事件,因《局面》栏目的采访再次回到了我们的视野里。
江歌和刘鑫是两个同在日本留学的语言学校上学,两人是同乡,都说老乡见老乡分外亲切,于是两人便住在了一起,后来刘鑫交了一个渣男男朋友,分手后,依旧和刘鑫纠缠不清,据了解,这个人曾多次来闹事,都是江歌出于友谊帮刘鑫出面挡驾,帮朋友赶走了他。
2016年11月3日晚,刘鑫和渣男男朋友吵架,江歌接到刘鑫电话,希望她能来车站接自己回家,大晚上的,一个女孩子在陌生的城市行走,本就存在许多不安全的因素,可善良的江歌顾不得夜深天寒,顾不得那些不安全因素,孤身赶到车站接刘鑫。
两人回到了公寓,发现楼下刘鑫的渣男友已经在楼下了,并情绪濒临崩溃的状态,叫嚣着让刘鑫给他一个说法(据两人在日本的同学透露,刘鑫疑似被人包养才和渣男分的手),江歌为了保护刘鑫,让他先进房间,自己拦在前面请这个男人离开。
哪里会知道,渣男带了刀,在情绪癫狂的状态下,一连数刀,刺中江歌,在抢救的途中,因失血过多而死,在事发的途中,连周围的邻居都听到了呼救声而纷纷起身,而江歌身后的那一扇可以救她的生死之门,却始终没有打开。
事发前三个小时,江歌还一如既往的和家人通话,在江母确定两人汇合之后,对方才挂了电话,刘鑫前男友协刀而来的,试想一下,若不是江歌,恐怕事发的就是刘鑫了。
人到底能无耻到一种什么样的境界!
事发之后,刘鑫报警却对 警方的询问,对前男友的事情只字不提,称无法协助警方破案,并全家拉黑了不断询问当日情况的江歌母亲,试问哪个做母亲的会忍心看着生命中花蕾还没来的及完全绽放,就惨遭茶毒的女儿会放下而在不询问,而就让他过去,可刘鑫一家不光拉黑了江母的微信,联系方式,还在微博上公开叫嚣:不要逼人太甚,否则,我绝不会为了你女儿的事情出庭作证的。刘鑫的妈妈更是直言:你女儿死了,只怪她命短。
而刘鑫在新年来年之际,更是上传自己喜气洋洋的自拍,眉开眼笑,对不断询问的江母,两百多天,避而不见,收而不回,直到事件被媒体曝光和网民人肉。
真应了那句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的话
在朋友圈里看到静说日本公众号里面的一个细节:刘鑫夫妇知道江歌出事,自己女儿没事时,留下一句话:刘鑫没事,那我们走。
事后日本通讯社的员工讨论:假如这事发生在日本人身上,尽管刘鑫已经满二十,但这种情况,父母通常会拿一笔钱表达感谢,并从始至终参加丧事,头七,四十九天,周年时一起上坟祭奠,如果不这样做,不仅会受到亲戚朋友的指责,而且会承担很大的社会道义,要是刘鑫还呆在日本,她恐怕一辈子都抬不起头。
现在网络上基本都是一边倒的声音,我也很愤怒,到底是什么样的内心才能无耻到这种境界,但也有个别道德婊在批判江歌的母亲,过多的不就不在解释,下面附上熊太行老师对此事作出的关系分析:
解剖刘鑫这样的样本, 才是正经的关系研习者该做的事。
我们身边一定遇到过这样的人,事事都要依赖别人
“我不想动”,“你帮我买”
“我先用你的”“借我一百块钱”
“你来打扫嘛,我忙着呢”“我不会!”
如果说这种生活细节上的不独立,表现为“依赖别人”“给别人添麻烦”,那么她在处理情感的时候,就会更严重:
“我和我男朋友吵架了,我去你那里住吧。”
“我的前男友是我的麻烦,不过现在是我们的麻烦了。”
“亲爱的你去帮我们对付他。别报警!不然我们就住不下去了。”
“天呐,我的朋友和那个男生发生了冲突。”
“我的合租伙伴死了(注意称呼都变了)。”
“我还要好好活下去啊!”
你会发现这样的人一定有这样的特点:
如果遇到麻烦,是你我共同的。
我遇到麻烦的时候,我们是一体的,绝顶亲密。
你遇到麻烦的时候,我是我,你是你,我会脱开和你的连接。
你有个三长两短,我会寻找下一个吸血宿主。
关于这类“关系未成年人”,金庸先生笔下有个角色塑造得特别好,就是郭芙。
郭芙到三十多岁四十岁,都没有学会独立。遇见麻烦,她就会把身边的一切人拉下水,事后又咬牙切齿,她一张嘴的逻辑就是:
“我是砍掉了他的手,但是我已经给他道歉了啊,你们还想我怎么样!”
不独立的人,做朋友是烂朋友,做情人是烂情人,当妻子当母亲都是差劲的角色。
| 不要沉溺于被需要的感觉
在事件中遇害的江歌,是一个特别阳光和豪爽的女孩,她在一起留学的四个女孩里排行第三,所以几个女孩叫她“三叔”,意思是觉得她像一个年长的男性一样古道热肠。
爱帮助人,受了很好的家庭教育,这样的女孩死在这样一个事情上,难怪她妈妈的心都碎了。看着一切正能量教科书养出来的好孩子,让一个不独立的人连累了,让一个垃圾凶手就这么给祸祸了,真不公平。
光教善良是不够的,至少应该教会自己的孩子如何防御。
阳光善良的性格,最容易被“关系未成年人”吃定。
“关系未成年人”往往并不表现为“十恶不赦的讨厌鬼”,比如大多数声讨刘鑫的网友,是因为知道了她做的事情,心生厌恶感。
其实无论是相貌上或者是性格上,刘鑫都远远谈不上“令人厌恶”,相反这种设定很受欢迎,无论是在异性当中,还是同性的朋友当中,“生活不能自理”都被看做是一种“孩子气”。
有时候你会听见有人解释自己的逻辑:“她激起了我的保护欲。”
很多人是分不清“保护欲”和“爱”的,他们会莫名其妙地堕入情网,或者被同性的朋友吃定, 他们在一段婚姻或者一段友谊中被不能独立的人长期折磨,耗尽了心力, 却根本收不到对方的爱,因为对方从你那里得到的,仅仅是依赖而已。
有的人无法抗拒这种不独立的人,最好的办法是早早把对方排除掉,在认识一个人的时候就先做筛选,如果发现对方是一个“关系未成年人”,那就根本不要和对方有更多的交情。他们在关系开始的时候就会示弱,一旦和对方有了交情就可能要一帮再帮,最后羁绊越来越深,割舍不开。
要把止损做在前面,发现了对方是不独立的人,不解释也不叫破,找别的借口离开就好了。
|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独立
择友也好,相亲也罢,都应该挑选有独立气质的人。但是一个不独立的“关系未成年人”是什么样子,我们用一个清单来列举一下:
1. 严重依赖自己的父母
刚刚加入集体生活的年轻人可能会思乡、想家,但是天天抱着手机跟妈妈哭的人,几乎都不是什么关系成年人。
关系未成年人的父母往往也有严重的问题,他们会托付孩子的同学,说“你们要互相照顾”,不过放心,其实没有互相,都是希望“你来照顾我们的孩子”。
2. 情绪化的表达
关系未成年人的一切决定、表达几乎都是用情绪来推动的,他们没有办法用利弊来权衡这个世界,也不懂得去尊重别人。
3. 没有界线感
跟你好的时候特别亲密,对个人财产从来也不会有什么,对你的男友女友没有分寸,开一些不得体的玩笑,并觉得这是跟你好的表现。
4. 自己能做的事情也要推给别人
如果是合租的话,一定是更脏、更邋遢,从来不打扫的一方。
5. 自己不愿意拿主意,问别人要主意
反复的纠结摇摆,不是真的缺乏决断,而是喜欢那种别人为他操心的感觉。
6. “看!都怪你!”
喜欢迁怒于人。
7. 财务状况一团糟
不会筹划自己的开销,经常负债或者借钱。
8. 把自己的麻烦变成别人的麻烦
不独立的人其实有特别豪爽的一面,他们先是对有些人大包大揽,然后把自己揽下来的麻烦去交给他们吃定的人来解决。
换句话说,你遇到了一个不独立的朋友,那只是噩梦的开始,很快你会被他带来的一大堆关系未成年人耗尽吃垮。
如果你嫁娶了一个关系未成年人,那一个大家族可能就都出现了。
9. 为情而生
独立的人描绘自己的感情是这样的:“有你真好。”
不独立的人描绘他的感情是这样的:“没有你,我不能活。”
大家不要小看这种区别。我们有个极大的关系误解,那就是:
“他爱自己比爱我多,所以他不爱我。”
这是不对的,一个人爱自己更多,其实是比较健康的心态,“有你真好”就是“没有你我也能活,虽然没这么好。”
“没有你我不能活”的另一面往往是“离了我,你也别想活。”
会说出“对你的爱,才是我生命的全部意义”的人非常危险,其实他要表达的意思是希望对方做出对等的表达,“快说你生命的全部意义就是我!”
10.如果你不能确定一个人是不是独立,那他一定不独立
如果你有疑问、拿不准,那他一定是一个关系未成年人,一个不独立的人。
对同事、同学、朋友中的关系未成年人,该舍要舍,该断要断,等你到三十岁的时候,周围最好是一个这样的角色都没有。 成年人应该跟成年人一起玩,更容易成事,活得也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