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 彭州丹景山

        今年的五一假期,不仅天气炎热,而且游人如织,我和先生为了避开拥堵,去了“冷门”的丹景山。

        为什么说“冷门”呢?原因有二。一是,丹景山以牡丹最为著名,但提起牡丹,世人皆知洛阳牡丹、菏泽牡丹,却鲜少有人知道天彭牡丹,这天彭牡丹便生长在彭州的丹景山上。据记载,天彭牡丹是前蜀时从北方引种过来的,后种植得法,到了南宋享有盛誉,陆游《天彭牡丹谱》道:“牡丹在中州,洛阳为第一;在蜀,天彭为第一”。二是,天彭牡丹的花期在四月,五月里已无花可赏了。

        虽说无花可赏,但山木苍幽,寺庙俨然,应是清凉的佳地。我们一家人出发较晚,快临近正午才来到丹景山脚下,于是先寻了一家中餐馆,点了几样当地的家常小菜,食饱后便向丹景山出发。进入景区大门后,没走几步路,可看见一座刻有“丹景第一”的古老石牌坊,穿过牌坊后,道路完全被高大的树木遮蔽,凉风习习,与外面的炎炎烈日形成了鲜明对比,路上的游人三三五五并不多,令人倍感惬意。路旁有“蜀绣园”、“丹霞园”等亭园依山而建,园内种植着大片的牡丹,可惜几乎所有的花都已经凋谢了,零星间只剩有一两朵花正在开放,远远望去,色泽艳丽、雍容华贵,难怪牡丹会被誉为“花中之王”。父亲看见了未凋谢的花儿,甚是雀跃,走近了细赏,笑道:“我在成都生活了近十年,从未见到牡丹,原来牡丹是长这样的。”他可能不知道,其实在前蜀从北方引种牡丹过来时,最先是王氏引种到成都的,再是被孟氏引种到了彭州,只不过历经千年的兴衰变更后,成都早已没有牡丹的影子了,这恐怕是王氏所未曾料到的吧。

        赏完牡丹花后,我们踏上了“十里亭廊”,往山巅的望乡台出发。这“十里亭廊”的道路大约有六公里,全部是由砂岩凿成的石梯,宽广整齐,循山傍涧,蜿蜒渐升于山林中。一路仍是树木成荫,路旁的山溪不间断地潺潺流淌,青石随处可见,扑面而来的清新空气沁人心脾,每隔数米,有可休憩的农家、可观赏牡丹的亭园以及大大小小的佛堂或道观,人流穿梭其中,不觉热闹,反而觉得愈发清幽和静谧。我的小儿子,最开始很惧怕寺庙,紧紧地抱着我不敢踏入寺门,不知不觉间,又开开心心地与哥哥相互追逐,乐此不疲地要比一比谁先跪拜菩萨谁先许愿。快到山顶时,石梯愈发陡峭,山色变幻,有幽深密林不透光像极了潭底的藻丛,穿过后又得一片明媚天地,一位比父亲还要年长的老者,脸上洋溢着少年的神气,大声地说:“要登上山顶叻!”。

        山顶有一座金华寺,是著名的千年古寺,藏有华表、赑屃巨碑、石麒麟这三绝,均为古代石刻艺术珍品,寺庙的庭院、石缝、峭壁上还天然生长着牡丹,不知怎的,香火缭绕、僧人影动间,一想到牡丹花还在开放的景致,我有种梦回唐朝的感觉。等终于到达山巅登上了望乡台,环顾四周,群山苍茫一片,湔江悠悠从古流到了今,我又感觉回到了古蜀,好像望见了古蜀先民们在宽阔的河谷平原上辛勤耕耘的身影。此刻,我的父亲、先生和孩子无一不凛然,都静默无声地望着河谷,似乎也看到了那些辉煌的峥嵘岁月。

        山峻兮,丹影遥;

        登高兮,望陇乡。

        溪上云梯,曲曲九折;

        攀之祈之,顺遂安康。

        ——二零二一年五月二日

手机照片:彭州丹景山;青筝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早春三月,春寒料峭,风铃阵阵,丹景山不见牡丹。夏商周,彭祖寻找“蜀王之先,神话不死”的秘密,乞寿于寿阳山。公元11...
    成都愤青阅读 4,151评论 0 0
  • 丹景山位于四川省彭州市丹景山镇(古九陇),距成都西北50公里,自古就是著名的牡丹观赏地,现已是全国著名三大牡...
    天马行雲阅读 3,538评论 0 5
  • 百度:丹景山位于四川省彭州市丹景山镇(古九陇),距成都西北50公里,海拔1147米,境内山川形势奇异,文物...
    完璧阅读 4,164评论 8 19
  • 时间:2018年1月27日,星期六,小雪转阴 目的地:彭州丹景山(门票20,1.3米以下儿童免票) 参与者:米米,...
    zoe2018阅读 4,845评论 0 1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12,723评论 28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