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把权利还给学生
走进教师的办公室或教研组,一摞摞作业堆放的整整齐齐,随便翻翻,格式的统一、字迹的规范、批改的认真,无不让人赏心悦目,无不对老师们“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敬业精神感慨万千,佩服之情也油然而生。但偶尔总能看到整个班级作业的封面书写完全出自一人之手,这就不由得引人深思…
作业是课堂的延伸和巩固,是帮助学生知识、技能消化吸收的辅助手段,也是反馈课堂实效的一个重要方法。于是大多数老师在着力提高课堂实效的基础上,严格要求作业质量。各种做法可谓用心良苦,有的甚至别出心裁,自编口诀,如“四清:记清知识、审清题意、理清思路、写清过程”;“四讲:讲究款式、注重格式、字迹工整、卷面干净”……这一切的做法无不给了学生提醒、激励作用,但为了追求整齐划一,有老师或有学生代写封面的这种做法实不可取:
第一:严重挫伤了学生力求进步的积极性。“反正有人帮我写,字好字坏无所谓。”学生一旦产生这种依赖思想,那种努力写好之心就会大打折扣。
第二:助长了学生自卑心理的滋生。“人家写得真好,我怎么这么笨呢?”于是在技不如人的心理下,长了别人的威风,灭了自己的斗志。
第三:违背了教师“教书育人”的根本。陶行知说:“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作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现在我们“越俎代庖”的做法,岂不是太不应该了吗?
我们都很熟悉,孩子呀呀学语时,家长会拿着东西刺激:“来,喊妈妈、喊爸爸!”;练习走路摔跤了,家长会鼓励:“娃儿,加油,自己起来!”;再长大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长总会说:“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爸爸妈妈相信你一定行!”而现在孩子上学了,无论生理还是心理都已经慢慢成熟,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自立意识呢?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放手吧,辛勤的老师们,多给学生们一些鼓励,“授之以渔”,让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作,相信学生们一定会慢慢进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