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羊倌晚年总是到小龙河边放羊,因此,我称他为老羊倌。每到春秋之时,老羊倌便赶着七、八只山羊,出现在河坡。
老羊倌命苦,年青时四处漂泊,当过兵,打过仗。解放了,娶个妻。妻子还是二次嫁他,带一闺女过来,还好,两人又生了个儿。
闺女不是亲生,早早嫁人,也不时常回家。剩一个儿子,养得娇惯。老羊倌对儿子是百般呵护,生怕出半点儿差错。
老天真是不开眼,真是越怕越来事。这么个宠娇的儿子,那年出天花,几天几夜高烧,没钱治,最后儿子拣回一条命,却落了满脸麻坑。
屋漏偏逢连阴雨。儿子遭了不幸,妻子那年为儿子病着急上火,急瞎了眼,每天出来进去,摸索着干家务,时而跘倒,着时让人看着心疼。
妻子干不了家务,家里拆拆洗洗便成了一件麻烦事。老羊倌便每年跑到姐姐家把老姐接来,替他一家老小拆洗棉衣棉被。
儿子一年年长大,到了婚娶年龄,远近姑娘见他家家境贫寒,再加儿子麻脸,都拒绝这门亲。儿子婚姻便成了老羊倌的一桩心事。
老羊倌有个好友,见他家儿子娶亲难,便说和了一个傻姑娘,即使儿子一百个不愿意,但因自身缺陷,无奈娶了傻妻。
娶了傻妻,家里又多了张嘴,傻妻又不会干活儿,这给老羊倌身上又加了码。次年,又生一儿一女,老羊倌又当爹又当妈,带两个孙子孙女,还要干农活儿。经常见到老羊倌带着孙子们去下农田。
人这一辈子,有享不了的福,却有受得了的罪。老羊倌为儿子受苦,辛劳一生,又为孙子们受累,为家苦了一辈子。
如今,老羊倌的孙子孙女早已长大成人,现也有四、五十岁了。他们会不会时常想起自己的爷爷?也应感激那个贫穷年代爷爷带大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