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在台北的日子,总共参加过四次导览活动,按时间顺序分别是Taipei Walking Tour台北城市散步、台北故宫博物院、张大千纪念馆和青田七六,除第一项为自费外,其他均为免费(台北故宫博物院学生免费),但都需要提前在官方网站或指定渠道进行报名,当然,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每次导览都给我超乎预期的体验。
台北城市散步
初到台北时,就想通过参加一些好玩的活动融入这里的生活。在一个类似豆瓣同城的App-活动通Accupass上发现「台北城市散步」这个organizer,其中一个系列散步活动叫「观察台北的20个角度」,描述是“从设计、博学、阅读、探访、在地、寻访、生活、语言、文学、地理、民俗、规划、足迹、编辑、品味、字型、摄影、说书、收藏、水文20个角度,邀请20位各领域的工作者,带领参与者散步台北街头,观察不同面貌的台北”。我报名了其中的「浓缩文青日」,在7-11的ibon交了700台币(合约145人民币)费用。从简介来看散步路线围绕台师大和台大,之前去过几次那片区域,无非是师大夜市「吃」、公馆的运动店「买」和宝藏岩国际艺术村「发呆」。
上午11:15到达罗斯福路三段269巷的微光咖啡集合签到,每人领取一份步行经过地的简介(3页半单面A4纸),写着店名、门牌号和一两句说明,一副导览接收器和一杯美式咖啡。导览者是被称为编辑鬼才的黄威融,98年与四位好友集体创作《在台北生存的一百个理由》,曾任台湾生活风格杂志《小日子》创刊总编辑,现任诚品书店免费刊物《提案on the desk》编辑顾问,长期游走混迹于台北南区。既然把咖啡店作为起点,威融也聊起自己对选咖啡馆的要求,一要能聊天,二要音乐、陈设和书有「调性」,在他眼中,咖啡馆老板扮演着重要的文化传播的角色。导览过程中,对路过的书店、咖啡店、设计店、pizza店如数家珍,老板的背景脾气秉性、店面历史、顾客类型都能说个一二。 名校总盛产文艺青年,而文青也爱聚集名校周围,昼伏夜出是文青的作息时间,沿途的罗斯福路三段、新生南路三段、温州街、泰顺街都安安静静,快中午时有的些许人气也是做完礼拜涌进小巷的人们,一会儿就散去了。诚品台大店负一楼有专门一块海报区是纪念最近去世的中外作家,其楼上需从侧面乘电梯到4楼的若水堂简体书店,虽隔着有些脏的绿色玻璃,却是俯视台大大门的最佳位置。有的店已存在十多二十年,一些异国餐厅还是当年留学生定居开设的。已经迁出的多松旧址外墙上还遗留一些当年文青在凌晨躁动的痕迹,仿佛还能听到楼上居民被文青在店外的抽烟喝酒大声交谈吵醒时的争执声。新进入的店也学会尽量跟这里的居住环境融入,一个喷了蓝漆的旧自行车轱辘就是招牌,颇有大隐隐于市的意味。后来跟Trotro再次逛到这边时,走进一家豆花店,里面还收藏有很多旧家具,坐在局促的家具之中以有机黑豆花解暑,老板自己也坐一边品尝着自己刚刚烘培好的蛋糕,听Trotro说不喜欢糖水里加柠檬汁的味道又果断重新乘了一晚,还请我们一起品尝他的蛋糕。然后进来一位留学生,用流利的国语向老板点单,聊着放假的事情。经过杨德昌《一一》的某处取景街道,在一处公园结束了散步,那时下午一点半,一位肌肉男在我们的旁边借助单杠做着引体向上。
散步结束后,我简单采访了一下活动发起人邱翊先生,他土生土长在大稻埕,在部落格(博客)时代,许多博主和旅行达人分享日本、欧美的旅行经验和美食美景时,他反其道而行之,开博写老台北,写迪化街、大稻埕,后来在大稻埕开民宿,和太太分别用国语和日语做步行微旅行导览,让人们(无论游客还是在地人)重新认识城市,再后来发起「台北城市散步」活动,设计了大稻埕边走边吃、观察台北的20个角度等系列。
青田七六
因为邱先生也是「青田七六」的志愿导览着,我知道了这个地方,座落在青田街七巷六号,隶属台湾大学资产,超过80年的老庭院,日据时代由“台北帝国大学”(台湾大学前身)足立仁教授于1931年设计修建,台湾光复后由参与接收台大,同时为台大地质系第一任系主任的马廷英教授购得,也成为作家亮轩(马廷英长子)儿时的家园。马廷英先生及妻子去世后,庭院被台大收回,09年由台大地质系校友承租,修缮并经营成综合餐饮、科普教育、文创、导览讲座的空间。同样需要提前在官网上报名预约,每月不定日期有免费的庭院导览和收费的街区导览,都会提前公布在网上,还一再特别提醒因保护地板室内需穿袜进入。庭院整体以及附近的街巷成了旅行参观导览的景点,主题建筑日式洋房变身为提供日和风套餐和下午茶的餐厅,后来距离洋房局几步之遥修筑的白房子现在成为厨房和文创品售卖店,店前的一堵墙也没有浪费,地上摆着各种石材切成的小方块,墙上挂着岩石标本和一年365天对应的生日花图案,一边延续着地质知识,一边展现文化创意。志愿导览员带领十多位参观者先从花园解说,分析建筑中西合璧的风格,细数门前长了几十年的棕竹,后院改装成水池的小泳池,还有离主体日式洋房有一点距离的白房子,他们存在的缘由和故事;脱鞋穿袜进入洋房,导览员仔细讲解每个房间对应的日式名称和功能,很多陈设都被完整保留下来,书柜、梳妆台、箱子、词典、地球仪,甚至玻璃窗上写的古诗,最引人注意还是座敷(铺有榻榻米的房间,这里相当于主卧)里亮轩贴在墙上的唱片包装,老建筑里肆意着叛逆的气息。站在长长的广缘(走廊)上,尽头一盏落地灯旁孤单单地窝着一张单人沙发,导览员那些话在耳边回荡,过去的生活场景眼前模糊闪回。人们常常想在老建筑里找过去,寻找不变的东西,但变化才是在这些不变的建筑里最有意思的部分,那些爱恨情仇,亲疏关系,搬入迁出才能留下斑驳和怅惘,幸好亮轩著书《青田街七巷六号》,供好奇的到访者再到文字上对它窥探一番。
我不是位文艺青年,也不是学建筑的,但我喜欢听过去的故事,然后站在路口、街角或老房子里,几十年的变化快进的在眼前播放,陌生感顿时消失。这些街巷和老建筑可能无关灿烂的历史文化或艺术科学成就,但他们在延续着一座城市的文脉和一片区域的风貌,是台北的人情味,是思想激荡过的台北南区。
回过头来说,为什么这四次导览会给我超乎预期的体验?导览员的热情和丰富的知识储备,珍宝颠沛万里终有所藏,大师游历各国有所居,街巷变迁故事有人讲,老屋风华魅力有人捧,台北故宫博物院、摩耶精舍、台北南区、青田七六,他们的存在让这座城市有了更多记忆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