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寻旧梦,岁晚寻幽爱此书

最早读二月河的作品,还是二十多年前在上师范的时候。那古老的学校破旧的图书室里,本来也没有多少新书可读,我依稀记得好像有《复活》《呼啸山庄》等外国小说,还有几本金庸的小说也是残缺不全。那是图书室里的管理员是一个姓匡的,又老又瘦的老师,戴着一副眼镜,每次我去借书的时候,他总是翻着不再明亮的眼睛,从眼镜上面来看你。读了金庸的小说之后,有时我就想像着,他就像是少林寺里面的扫地僧,隐形于这寂寥的书的世界中。

我每次走进图书室借书的时候都是放学后的下午,夕阳从窗外照进来一缕光线,黑灰色的书架,古老的书籍,散发着一种淡淡的霉味。而我就在这样夕阳的余晖里,在泛着尘灰的书架中悄然穿行,竟然找到了二月河的《康熙大帝》的二三卷,第一卷和第四卷也没有了,但是这也挡不住我津津有味地读了一遍又一遍。读喜欢的文字时,就连窗外的夕阳似乎也明媚起来。当时我就想什么时候有钱了,自己买一套二月河的作品来读那该多好啊。

后来毕业了,结婚生子了。虽然没有钱,但似乎买一本书还是可以的,不知道为什么一直也没有买,可能就是生活的重担,让自己忘记了当初的梦想,也可能是被岁月的流逝而冲淡了读书的迫切。在柴米油盐的琐碎中,偶尔想起来二月河的作品,眼前似乎就出现了那缕夕阳的余晖,照在那个黑灰色的书架上,仿佛是一场前尘往事。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孩子大了,似乎拥有了大把的属于自己的时间。今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我翻阅手机的时候,发现当当网上的图书都在打折。我第一眼就看到了二月河的作品帝王三部曲,一下子那个遥远的小小的愿望,似乎又浮现在眼前。原先八百多元的图书,现在四百左右就能买到。我马上毫不犹豫地拍下了这套书,三天之后就收到了一大箱散发油味香味的书,心里似乎也圆了一个遥远的梦。

二月河先生的《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三位皇帝,也是爷孙三代,三部伟大皇帝的交响曲,也是大清三百年中举足轻重的三代,康乾盛世就是说的是从康熙到乾隆的时代。

三位皇帝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也是末期整体衰败中又颇为辉煌的一章时代的乐章。初生的太阳朝气蓬勃,正午的太阳如日中天,而落下的太阳就宛如落日余晖,那是种壮烈的美,不同于初生之时的朝阳,正午之时的烈日。象征着余晖的落霞也揭示着黑夜大幕的来临。

二月河先生以落霞三部曲称这三部巨著,可谓是诗意而贴切。二月河先生将这三部书比作自己的女儿,最喜欢的是历史中的康熙,文笔上最满意的是《雍正皇帝》,人物塑造上最满意的是《乾隆皇帝》。如此点评,可谓是深爱之至了。

二月河先生在对三位皇帝进行歌颂的同时,也结合世界发展趋势,客观的评价了三人的功过,他们在当时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对历史趋势的发展也太过固执,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封建末期的发展趋势,也是导致落霞来临的原因。落日的余晖虽美的壮烈,但总比不过朝阳的朝气。

这个春天,天气时而阳光明媚,时而雾霾弥漫,街头的行人,来来往往。我终于拥有了多年前自己喜欢的一套书,仿佛圆了一个旧梦,而此时二月河先生却已驾鹤西去。这世间的所有事,从来都是如此地川流不息,转瞬即逝,唯有多年的那一抺尘旧的夕阳久久不能忘记。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