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是犀牛,我们也不是老虎,为什么总是徘徊在旷野,(即使孔子是唯物的,是务实的,可是仍然得不到当时权力阶层的理解)子路:也许我们的智慧和仁德都还不够,别人不信任我们。子曰:不!古代那么多智慧很高的人,他们也不被信任。子贡:也许我们的理想太高了,能不能降低一点。子曰:不能为了使别人接受而降低自己的志向。颜回:如果说我们的学说不好,别人不接受,这是我们的耻辱,如果说我们的学说很好,别人还不接受,那是别人的耻辱。 孔子同意颜回的说法,但他的心里一直盘旋着一个矛盾,真正的君子应该被世人接受吗?他一会儿认为,真正的君子就该被世人充分接受,过一会儿又认为,真正的君子不可能被世人接受。 后人批评孔子保守、倒退,这都是多余的,这就像批评泰山,为什么南坡承受了那么多阳光,还要让北坡承受那么多风雪,可期待的回答只有一个,因为我是泰山。 伟大的孔子自知伟大,因此从未为南坡的阳光感到得意,也从未对北坡的风雪感到耻辱。 从神话开始,埋藏着一个个遥远而深沉的梦,积淀成了一个个潜意识,无意识原型。 君子作为一种集体人格的雏形古已有之,却又经过儒家的选择,阐释,提升,结果成了一种人格理想。 任何文化都是对后人的遗嘱,最好的遗嘱,莫过于理想的预示。后代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们不是犀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老子之后,孔子站出来代表了中国文化的世界身份。老子在路上,孔子也在路上。 说起来很有趣,20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
- 子曰: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之乎 大凡怀才不遇的人,多少都会有点忿忿不平之心。孔子,一个怀揣着治国安邦理论和理想的旷...
- 这就是这些权臣的思维,既然孔子到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能强盛,为什么不请他到我们这儿来呢?因为他来了,对我们国家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