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大臣杨素身边有一幕僚,颇聪慧,擅长辩难。杨素常与其人闲聊。一日,出题设问:有一土坑,深宽各一丈,你若坠入坑中,该如何出来?”
幕僚问:“可有梯子?”杨素说:“有梯子还用问么?”幕僚又问:“是白日还是黑夜?”杨素问:“白日黑夜有何关系?”幕僚说:“如不是黑夜,我两眼不瞎,怎么会落入坑中?”杨素大笑。
又一日,时值腊月,杨素忽间:“家人被蛇咬伤,如何医治?”幕僚即告:“可取五月五日南墙下积雪涂于伤口,不日即愈。”
杨素问:“五月何来积雪?”
幕僚反诘:“若是五月无雪,腊月何处有蛇?”
杨素大为叹服。
附注:杨素设难,一味往难处着想。而那种无法解答的难题,本身就不能成立。或者说,之所以难以解答,正由于其前提不充分,幕僚的机辩正是抓住了此中的破绽。这种辩难,亦有禅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