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菜场买菜,看见一个小男孩想从建行门口的水泥小滑坡(也就一米不到)滑下来。小滑坡下一位戴着眼镜的年轻妈妈,大声嚷着“那么多人踩过,你滑咯,脏死了,像个农村孩子,没人喜欢……”
我就纳闷了,农村天大地大,除了电视、游戏农村孩子们有各种名堂玩。上山爬树,进林捉鸟,下河游泳,钻水摸鱼。他们活泼开朗,喜欢集体“作案”,好动不好静,敢作敢为,就连挨条子都还得自己备。
他们常挨父母的打,是因为精力太旺盛,好奇心害的。一条窄而多弯的长泥巴道,刚刚容纳下一辆一屁股能坐下的木质钢轮车子,敢呼啸而下,一头栽进沟里,衣服划破,流血破皮是常态,父母气孩子水平太差而让他们尝尝木棍的味道。
为证明自己也能做出洪七公的“叫化鸡”,集体互捉别人家的鸡,跑到山上,捡柴火烤鸡,摸得满脸都炭黑,被父母发现时,理由“我没捉自家的鸡,某某要捉我家的鸡,我也难不住呀”,总的算下来,也就参与者家的鸡奉献了,又得被父母揪耳朵,互相道歉。
活力四射的他们,一天到晚满头大汗,身上也确实脏。刚玩泥巴过后,连内衣内裤里都是泥,有吃的,就在衣服上擦一下泥,抓起入口,真真切切地诠释了“不干不净,吃了沒病”。脱下衣服入水,水瞬间变黄,老娘们都是边洗边骂,但也不会阻拦,一是拦不住,二是没必要拦。这种爱“作孽”的孩子才好养,才有搞头。
农村的孩子不脏反招说教。从小他们要从事各种农活,冬天到了,该备柴火入冬了,大人会一伙一伙的进山砍柴,孩子们也会组队,大人们没什么要求,就是要孩子们上山,一天砍一捆到家也行。往往是包着饭出门,迅速砍一捆自己背得动,一不小心砍多了,就分成两捆。然后就比爬树,循着小的野生动物的足迹找到老巢,挖出来烤肉吃。父母的任务完成,而又得玩了,小伙伴们每天屁颠屁颠地一起上山砍柴。回到家,不结实的衣服划破了,老娘们边补边唠叨“要你们做点事,麻烦还多些”。头上、衣脑上不是枯树叶,就是一些叫不出名的各种野草籽,有些扯都扯不掉。农村的孩子果然是“野马”。
“脏”是农村孩子的标志,他们也爱新衣服、新鞋子,但都有自知之明,集体跳过白色的任何物品,穿了不到半天,就会失了白色衣服本来的颜色。比如柴火炒菜时,不小心让锅底粘一下衣服,爱美的他们会努力的把衣服还原成本来的色彩,可太费劲儿了。
谁干净,谁斯文不是集体孤立他,而是集体拉他下水。所以到村里,哪个孩子都一样,夏天一样的黑,冬天一样的手裂,好像有半个月沒洗澡似的,他们不怕晒,太阳底照样奔跑,他们不怕冷,手冻得通红还在外面闹。看上去丑点、脏点没关系,只要沒被束缚就好。
别看他们个个脸上、手上、腿上都或深或浅的留有疤,看上去脏,但他们皮肤细腻,即使是满脸皱纹的老人,一摸也能感觉到皮肤柔软。村子的山养人,村子的水滋润人,村子的牛尿粑粑香喷喷。
他们“脏”,他们是山里的精灵;他们“脏”,他们是田野的希望;他们“脏”,他们是村子的活宝。你说他们脏,他们说:那是他们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