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读书有关的问题:
我应该怎样读书?
我应该读哪些书?
我怎样确定已经领会了书中的内容?
为什么我读过书后一点也回想不起书中的内容?
为什么我读过一些书后没有得到提升?
功利性读书的三个问题:
1、我希望通过读书得到什么?
2、我要阅读哪些书?
3、读完这些书后,我要做什么?
对应着三个关键元素:
1、目标:提供方向和动力
2、阅读:指导行动,修正目标
3、行动:明确、清晰、量化,和目标紧密相连。
为什么行动至关重要?
1、促进思考;
2、检验是否掌握了书中的内容;
3、只有通过行动你才能达成你的目标。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层次:
1、基础阅读
2、检视阅读:恰如与人邂逅,寒暄交谈。
3、分析阅读:恰如引为知己,秉烛夜谈。
4、主题阅读:恰如呼朋唤友,同室论谈。
泛读只是开始而非结束,优秀的书籍是需要精读和重复阅读的。
一本书引出一串书,之间互相有联系,书与书之间还可以互相参照与印证,既可以促进思考,又可以加深记忆。
有自己的思考,通过自己的理解,消化书中的思想,对于理论性知识,可以清晰地向别人讲解;对于实用性知识,可以熟练地去躬行。达到这样的程度,书中的知识才成为自己的。
每门学科的背后,都有其特有的思维方式甚至话语习惯。
选用合适的工具,掌握适当的方法,可以使「铺路」的时间缩短,但是不管多么高级的工具,最终这条路的平坦与否,还是取决于你投入的时间和重复的次数。你指望着「完全理解你的老师」去直接把平坦大道塞进你脑子里,那是不可能的。别人可能帮助你思考,却不能代替你思考。
阅读本身不能解决任何问题,阅读可以帮你找到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不能代替你解决问题。阅读之后,问题依然是问题,只有当你亲身实践之后,才能解决问题。
菜谱看得再多,不去炒菜也不能成为大厨。
棋谱看得再多,不去对弈也不能成为国手。
教材看得再多,不去做题不去实验也不能成为大牛。
爱情指南看得再多,不去找妹子/汉子也不能成为情圣。
书籍是地图,往往能为我们指一条明路,但是,你不迈开腿走,就永远到不了你想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