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知道昨天是西方情人节,所以今天直到晚上我才不情愿的打开了朋友圈。
果不出我所料,朋友圈“炸了”,各种祝福,各种花式秀恩爱,当然,也有一些“单身狗”在那无奈吐槽。
昨天上午阅读怀左学长的公众号的时候,发现写文的作者依然是小聪姐,我给她留言,她也很快就给了我回复,好像这几年,每一年情人节的文章都是轮到她写,而她每一年还都单着,每一年都在写着别人的故事,给我们传递恋爱的经验,一年又一年……
对于我,同样也是单了20多年,并没有谈过一次恋爱。所以,每到写爱情的文章,我也不知该怎么下笔,毕竟,没有实际的经验,空谈也没什么意思。
记得刚上大一时,拿着大大的行李箱,每次放假上学经过牡丹江火车站,就特别懊恼,因为没有电梯,还要经过天桥,全是楼梯,等到上了车,又要把大大的行李箱举上去,那一刻,还真的特别希望有个男朋友,因为女孩子,毕竟有很多事,都会有力不能及的时候。
后来,火车站因为高铁的原因重新整修,基本上不用经过天桥走楼梯了,取而代之的是长达千米的曲曲折折的缓坡。因为那个行李箱太大,所以干脆买了个和原来的那个行李箱同款的小箱子,除了电脑和一些比较重要的东西随身携带外,其它的行李就用快递邮回家,而因为这个箱子比较小,也不用举上去,直接随手塞进座椅下就可以了。于是,想要一个男朋友的想法又消失了。
就这样过了两年多,对于我,早已习惯了一个人上课,一个人坐火车,一个人去图书馆,一个人吃饭,虽然身边经常会有同学,但是比起和他们在一起,我好像更喜欢一个人,因为一个人,就可以随心所欲一切都按照自己的节奏走。
比如,吃饭的时候不用顾及别人的速度;去图书馆的时候不用一起坐在我不喜欢的座位;坐火车时不用聊那么多无聊的八卦,而是可以默默拿出一本书,从上车到下车,一天的旅程,这本书也就读完了。
我好像还并没有认真的思考过,如果我真的有了男朋友,那么我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我还并未着急,反倒是家里人先急了起来。
当我去爷爷奶奶家的时候,奶奶不止一次明里暗里问我,到底有没有男朋友,打算什么时候找一个,找哪里的。
当我去姥姥家时,姥姥们(姥姥和姨姥)和阿姨们,甚至连弟弟妹妹们都在问:你处没处对象?什么时候带回来个大姐夫?
当我回到家时,母亲和陈叔也整天疑神疑鬼,有时候和别人微信聊天,他们就以为,这孩子,估计是处对象了。
所以,吓得我赶紧和那位当兵的同学说:先不和你说了啊,我妈他们,只要我聊天,就以为我处对象了,太吓人了。
他发来了一个特别搞笑的表情,然后和我说:他们是不是着急了啊,还是他们怕你处对象不告诉他们。
我说:“都有可能吧,然后发了一个捂脸的表情。”
当他们每次问我,学校那么多男生,难道没有人追你吗,我的回答也都是“心口不一”。每次,我都是特别坚定的告诉他们没有,学校男女比例1:7,哪那么容易找对象。而坦白讲,有没有只有自己的心里知道。
事实上,如果我想,那么,高二那年,就会答应了那个男同学,但是当时的我特别清醒的知道自己最重要的要做什么,还有一年多高考,我也怕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分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其他方面。那时候,我的心里特别坚定,高考,就是天大的事。于是,我错开了所有和他相遇的时间,公交车换班坐,晚上打羽毛球也换成了和同学跑1600米,然后直奔教室。后来,我们就再很少见面了,听说他特别努力,高中三年就自修并且在家人的辅助下学完了大学化学所有课程。记得当时每次在公交车上遇见,他手里都会拿着大学化学,他最大的梦想是学化学,或者做医生治病救人。几年过去了,不知道他考上了心仪的大学没有,也再没了联系。
因为当初高考成绩不理想,所以,到了大学,我并没有想在大学恋爱的想法,因为我觉得学校还不够好,这是真心话,还是想考到更好的学校的研究生后,再做打算。
但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处理的事还是来了,我不知道该怎么拒绝,内心特别矛盾,那几十秒的语音中的那句“我希望我们的友谊可以更进一步”,让我心头一震,不知道怎么回复,迟疑了片刻,只是用表情包先搪塞了过去,一切等开学后再说吧!
晚上刷知乎,看到一个话题是:在大学就要谈恋爱吗?
我刷了好多个回复,得到的几乎是一致的想法,就是不要。大学先是用来脱贫的,不是用来脱单的。对于“贫”,我的理解是物质上的贫和精神上的贫两个方面。
物质上的贫可以通过去做有意义的兼职,可以自己运营公众号等方面来提高自己的收入。
精神上的贫则需要去填充内在的心灵空虚了,比较实际的首先要考各种证,因为这些证到手了心里会踏实很多,然后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各种荣誉积攒今后求职的敲门砖,这些都是最实际的东西。
当然在实际的同时,也要有更高层次上的修养,记得在看陈果老师网课《人生与人心》的时候,她说她有一次去听一个教授的课,那个教授曾经对学生说过这样一句话:
大学,你们将会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这些东西可以帮助你们谋生,而同时,你们也要学一些无用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可以让你们终生快乐。(注:无用:无功利之用)
我当时听了以后特别震撼,那句话直到现在还经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我觉得特别有道理。
在这之后陈老师也说了一句话,也让我印象深刻,她说:
大学首先要学知识,但是同时大学要拓宽自己的心量,要容得下比自己优秀的人,容得下自己不喜欢的人,要让自己的心量更加接近至真至诚。
具备了这些,我觉得就不再有了精神上的贫了。
但是话说回来,不想在大学谈恋爱的原因还有一个,是因为我觉得我好像找不到那个能彼此识别的灵魂。
暗恋一个人简直最容易不过了,因为你完全不用为他冒任何风险,也没有人会发现。
我曾经暗恋了一个学长六年,在我心里,他是一个能堪称完美的存在,但是当我知道他有了女朋友以后,心里一下子空了,因为她的女朋友比他还要优秀,只是在心里默默祝福!
高中同桌曾经问我:“同桌啊,你还不打算在大学处对象啊,学长已经有人了,是不是觉得没有人能符合你心里的那个标准了?”
“是呗,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那就别想了呗,你们学校优秀男生还不有的是。”
“嗯……再说吧”
我一直在努力变得更优秀,所谓你心中的那个人,那个理想中的伴侣,应该是你努力的源源不断的动力,而不应该是你下坠,堕落的理由,即使他现在已经有了能够相互识别的伴侣,但是,我依然要努力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自己,不负那么久的暗恋。
高三那年,因为晚上放学很晚,将近十点,所以和同学打车回家。有一天,雨下的特别大,在经过一个路口时,我看见一个白发苍苍的爷爷用右手打着伞,左手牵着奶奶的手,在过马路。当时同学和我说,真希望几十年以后也能如此,好羡慕他们。
即使白发苍苍,容颜迟暮,你依然能够牵我双手,倾世温柔。这就是爱情最好的模样!
虽然我还没有找到那个心中的伴侣,但是我始终相信,迟早有一天,会遇见那个能彼此识别的灵魂,来日方长,莫急,莫慌!
愿每一个相信爱情的人都能拥有最美好的爱情,遇见相互识别,相互吸引的灵魂。
注:正常这篇文章应该发在昨天,但是我写着写着,和朋友说,我还是不发了吧,太唠叨了,而且感觉这篇文章不太满意,还有点毁形象,估计大家看完能把不多的读者数量掉成个位数,她说:“那好吧!”
今天想想,觉得还是发出来。因为我未曾忘记来简书的目的,那就是首先是为了取悦自己,做一个真实的自己。平时和别人不敢说的话,不敢说的观点,心中的苦闷也都可以一吐为快,以笔画心。同时,也可以收获一些真正的朋友。
于是,经过删减,简单调整,这篇文章出现在了大家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