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人以为,读书最怕不能身临其境,读书也最怕身临其境。
现如今,作家千千万,好的作品更是不计其数。为了适应快节奏的生活,有人选择“浏览法读书”,有人选择“细嚼慢咽法读书”,有人选择“碎片法读书”,有人选择“不读反听法读书”。不管是何种方式读书,我们都希望能通过读书获得某些东西,可能是知识,可能是技能方法,也可能仅仅是快乐消遣。不论想获得什么,倘若不能身临其境,那么书本于我们便是陌生人一般,似曾相识而又不曾相知的感觉;然而如果身临其境,又会与作者产生共鸣或大喜或大悲,甚至陷入某种情绪无法自拔。
读朱自清《荷塘月色》,常幻想荷塘夜景,早就听闻先生将月光下景,情的描写融会贯通,字词用法非常精妙,可是我却无法理解。也曾于夏日夜晚游荡河边,假装身临其境,而后再细品前文,才略微领略含义,竟是自己抓破脑袋也想不出来的。
少时不喜欢鲁迅先生的文章,因其晦涩难懂。其实是因为自己无法身临其境。直至上了高中,学习了更多历史知识,才意识到鲁迅先生的伟大之处,“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包含了多少艰难困苦,又多么的突破极限。
第一次接触红楼梦,是通过87版电视剧,后来是语文课本的贾雨村,再后来大学时从图书馆借了全书,前阵子通过喜马拉雅又回顾了一下。这不同时段的感触非常不同。电视剧看得是玩乐热闹;课本学的是用词意义;全书则是好奇,喜马拉雅则是消磨上下班路上时光。然而,就是这“消磨时光”却将我带入了一种无法自拔的情境,这情境让我并不舒服,是难受、伤心、悲哀、感叹,五味杂陈。红楼本是一梦,我为黛玉扼腕叹息,这样的绛珠仙子却如此了却生命,世间繁华又有何意义。我竟陷入了悲伤的情绪中,如身临其境一般,久久不能释怀。
这样的情况自有记忆以来是第二次。第一次是在高中时,初读史铁生先生的“我与地坛”。连续好几天每日晨读,我都读一遍,而读一遍便泪如雨下一遍。那段时间,心情总是郁郁的,有时候都说不出来为什么感伤。后来买了铁生先生的《心灵的事》,前前后后了解了“我与地坛”的感情,才让自己的心开阔了很多。
读书,不能身临其境,则无法领会书中意味,无法感受用词用法,更无法将作者的思想有益的部分为自己所吸收;读书,身临其境,便会将自己比作书中人物,去感受,去体会,纵使自己无法行万里路,也可以透过书本领略乾坤。
读书,不必在乎形式,更不必在乎时间多寡,重要的是是否能身临其境,把握命脉,让自己获得新生,在悲伤时感受希望,在欢乐时理解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