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为医之道

医之道,在于心,见于行,信乎天地。以医之心证天地之心,以医之行证天地之行,以医之信证天地之信。悬壶济世,普济苍生。

医者易也;易,周易也,易为阴阳,为道之源,通易理,和术数,参阴阳,夺天地之变化。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医易同理,理为大道,医易同源,源于变化。精于易者,亦善娴于医也。医者不知易,不足以言知医,非医也。

医者艺也,艺,艺术也,医艺乃百工之长,而非百工可比也。详查形侯,勿失纤毫,望闻问切,四证合一,阴阳虚实,君臣佐使。奇经八脉,如臂使指。处判赠药,不差半分。脉之指、行之针,逸之方、效之通、当如行云之流水,若走马之龙蛇。此谓之医艺也。

医者意也;意,心意也,强心慧意,融会贯通。理法方药,字字珠玑,解悟录传,句句箴言。诵经典,强记忆,集百家之长,排万家之短,研精覃思,博古通今。心之所谓意,非思虑精而不得之。心如明镜悬空,智若大海纳川,于一偏而巧争辩,反三隅而通道理。若非聪慧剔透,物理通达者,难成大医也。

下医者,治已病之病。疾病已成,或发于表像,或沉于脏腑,观其阴阳,辩其虚实,断其五行,施以草木金石,内服外敷,针点穴,利血脉,轻者上下通达,所患即瘳,重者起沉珂,肉白骨,决生死。

中医者,治将病之病,将病而未病,或起病隐晦,有侯无症,为医者当审时度势,由因推其果,由果断其因,固精调气、动精形神、食养药饵,必能去邪扶正,阴阳平衡也。

上医者,治未病之病。道藏于心,化繁为简,万法归一,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消未起之患,医无事之前,乃和天理,顺阴阳,未病而愈。使之强身健体,益寿延年。上医者虽为医者之上,世人却未必知,未必信,其名未必传与天下。上医者寡,易理术臆,无一不精,奇技淫巧,无一不通,更淡薄名利,宁静致远。此乃医道之圣境。

夫协和医院,济济多士,大能代出,业界翘楚,行内英华,医术之精,医德之高,自冠绝于华夏,唯无双于九州。何也?独钻研至巅峰,精细至毫厘,穷奇医数,究其气秘,变千钧弓为飞柳絮,化百炼钢至绕指柔,再辅以已心度人心,以己身代人身,敬之爱之,悲之喜之,慎之重之。凡事种种,不一而足,终归大医精诚,止于至善也。

嗟乎,古人曾曰:进则救世,退则救民;或曰:不为良相,当为良医。西医则曰:辄慰之,常助之,间或愈之。言不通而理通,语不同而道同,医之路,虽长漫而途艰,却深藏诗与远方于彼岸,我亦无他,毕生所求,岂不快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果需要原文档(因文体限制,部分表格无法呈现)请联系QQ1769090563 本文由中医仲景协会整理收集 《内经选...
    陶墨阅读 34,961评论 0 33
  • 他多才多艺而又勇敢无畏 一生专注打铁 终成历代刀剪之王 传说界的打铁匠 他母亲生他的时候,“扑通”一声掉进了泉水里...
    钟年人阅读 829评论 6 7
  • 导读 ❍消费者最关注烤箱的基础功能(而非“颜值为王”);“温度控制是否精准”是消费者关注的第一要素。❍消费升级趋势...
    陈大仙儿阅读 796评论 4 11
  • 2016.12.18 上周日我们组织小朋友们又一次玩起绘本,我喜欢和孩子们说“我们一起玩绘本吧”,因为小孩子们在...
    舒颐阅读 332评论 0 0
  • 从今年年初开始,小草都会在朋友圈分享一首歌。三月的米店,四月的春风十里,五月的少年锦时,六月的晚风,七月的安河桥。...
    小直莫阅读 88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