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闺女五岁半了,在长期的陪伴教育中,已经养成了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看着闺女能够独立的阅读童话书,识字量、唐诗认读量也在不断增加,做为父亲的我总不免有点沾沾自喜,觉得自己的教育方法还是很不错的。
前几天,当我看完了美国作家卡罗尔 德韦克写的《终身成长》一书,蓦然惊醒,感到我对闺女的培养慢慢进入了一种固定思维模式。
每天我陪伴闺女学习一些生字、唐诗等,闺女也是机械式的进行学习,我们更多的将识字量、唐诗认读的数量的作为学习目标。
我们每天貌似学了很多东西,但其实我们对于学习的思维模式固化了,只是枯燥的吸收了一些知识,思维模式并没有得到突破和创新。这种单纯以知识学习为目标的学习方法,会让闺女形成一种固定型思维模式,在她未来成长的路上势必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一、固定型思维模式者的一些特征
大多数人慢慢都会变成固定型思维者,固定型思维者认为他们的能力非好即坏,能力到一定阶段就已经定型了;当他们在某方面面临失败的时候,他们就会认为以后在这方面就一直是个失败者。
我们很多人都会有这种亲身经历或感受, 在小学、初中的时候,学习成绩很优秀,也很自信,但进入重点高中或者重点大学后,突然发现比我们优秀的人的有很多,于是我们就会产生一种挫败感,而且认为我们以后会一直停留在这种状态中,因此我们不愿去努力改变,于是我们就彻彻底底的变成了一个失败者。
二、帮助孩子养成“成长型思维模式”
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孩子,能明确目标,不断优化学习方法,并乐于向同伴学习,这将帮他们提升能力和取得成绩。
当他们遇到比自己更加优秀的人的时候,他们仍然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学习,因为他们认为,只要学习,自己的能力是可以不断提升的,自己也会因此变得更加优秀!
从现在开始,我不再将闺女的知识学习做为最终目标,而是致力于让闺女形成”成长型的思维方式”。
当闺女在阅读文章的时候,我会让她将阅读中不会的字标注出来,一同认识那些不会的字;当闺女做错题的时候,则会一道分析错题的原因,避免下次再出错;当她学习了新的知识的时候,我则会夸奖这是她自己主观努力的结果......
同样是学习,但现在将关注点更多的放在了主观努力方面,而不是单纯的放在所学的知识量方面。这样让闺女逐渐感到,是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自己的学习在不断的进步,能力在不断的提升。
现如今,很多家长将家庭教育重点放在辅导作业方面,当作业错误较多的时候就会斥责孩子,久而久之,让孩子形成一种挫败感,认为自己就是做不好、学不好。
我们更多的应该要让孩子养成一种“成长型思维模式”,把关注点放在主观努力方面,鼓励他们通过努力去获得进步,获得成长,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乐趣。
“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形成是可以影响到孩子的方方面面的,因此培养一个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孩子,是每个父母应尽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