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之前买的沈奕非的课推送了一个闭门直播课,被吸引今天晚上听了一个小时,因为最近我终于觉得自己不对劲,很想把自己从长久的一团乱麻中拔出来。只能好好学习!这是可以学习的!!!!!
课程说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实体化的过程,她出生自带一些基因的,所以她有自己的特点在。之前的家庭教育都是纠错和批评型的,我们为什么没出问题呢?因为上一代的父母光生存就已经很辛苦了,他对孩子是有限关注的,而这一代由于巨大的不确定性带来的时代焦虑和自己的惯性,导致的“密集母职”,对孩子直升机似的盘旋从而导致的“催促+纠错”型的教育,更容易让孩子出问题,因为这导致了她缺少自主性。
怎么培养孩子?家庭教育要做的就是情感支持和人格培养。鱼儿一直跟我讲的人格培养,我一直很迷茫,到底怎么样才是人格培养?沈有了清晰的方法。(懒得写了,贴个图在最下面)
进而我思考了一下自己的成长过程,首先智商的优越,这是我小时候老天给我的一幅好牌,然后自律,喜欢自己鞭笞自己。父母对我的教育也是催促+纠错形式的,现在回想起来我妈对我这块远比我现在对桐桐的催促和纠错少的多,但是为何我现在如此崩溃?抑郁来的如此晚,可能也不是全是我妈的责任,而是我本来就是非常好非常自律的孩子。不敢想象如果我能有一个宽松的妈妈,我能成长的该有多好。世界上的好事也不能让我一个人占了吧,算了。
听完之后思考了一下今天一整天因为桐桐上课跟托班老师对话导致的我的情绪失落,焦虑,波动,以及晚上接到孩子之后两个人的相处,才发现自己一整天都在做错误的事情!跟情感支持背道而驰!!首先白天被托班老师的话所左右情绪,挑孩子的问题(专注力和不讲话),首先是不信任孩子能做好,其次根本没有给孩子情感支持,而是精准的站到了孩子的对面。(多少次孩子不讲话还不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情感支持吗?)晚上检查孩子作业,不是挑她的优点来表扬,而是各种挑毛病,明天不是给她表扬而且给她加了更多的作业压力(难得的孩子今天的效率和斗志就这样被我浇灭了)因为我又被焦虑控制了!我应该做的是肯定和表扬孩子可复制的行为!(比如今天写作业的积极性)
感谢听课,我反省了,我大概知道了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方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