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下午,上五年级的儿子一进家门就对我说:“爸爸,今天爷爷到学校听我发言了。”
我忙问:“真的吗?你和爷爷聊了些啥?”
儿子一本正经地说:“我俩说了好大一会儿,爷爷说他很想我,他为我期中考试取得优异成绩而高兴,为我能作为优秀生代表上台发言而高兴,对了,爷爷还说他戒烟了。”
我心里一惊,追问儿子:“爷爷戒烟了,你没听错吧?”
儿子连连摇头:“我听得可准了,爷爷还说他那杆大烟袋都卖给收废品的人了。”
父亲是有名的老烟枪,他身上裹挟着浓浓的旱烟味。我从记事起,就知道父亲抽烟。为这,全家人没少劝他,有时母亲还和父亲大吵大闹,但这些对父亲没起丝毫作用,他依旧每天吞云吐雾,我行我素,谁拿他也没办法。”
后来,我考上了大学,毕业后,留在县城某中学教书。再后来,我在县城安了新家。母亲在异乡帮姐姐带孩子,家里只剩下父亲一个人,我一直寻找着接父亲进城的机会,但妻子死活不愿意,她讨厌父亲那杆大烟袋,讨厌他一身烟气。其实,这也不能全怨妻子,谁不懂得吸烟有害健康,谁不懂得被动吸烟对健康危害更大?况且,我们还要为年幼的儿子着想。所以直到现在,我不但没能接父亲到县城,更是连老家都很少回,只是逢年过节,才带妻儿回老家一次,但从没在家住过一宿,可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这次,父亲不知从哪儿打听到儿子上台发言的消息,跑了二三十里路来听儿子发言,还专门强调自己把烟戒了,看来父亲一方面想念孙子,另一方面是要借孙子之口表达他的心思。父亲一个人生活真是太孤独了,而我却对他老人家关心体贴那么少,以致老人想着法向我表达自己的心思,想到这些,内心不由涌起一股愧意。
“爸爸,爷爷肯定戒烟了,因为爷爷身上清清爽爽的,没有一点儿旱烟味儿。”儿子甜甜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
我看了看在旁边的妻子,抚摸着儿子的头高兴地说:“乖儿子,明天我们回老家,把你爷爷接来和我们一块儿居住,好不好?”
儿子高兴地一蹦三尺高:“太好了,我可以天天听爷爷讲抗日故事了。”
那一刻,我笑了,妻子也笑了,屋子里洋溢着一片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