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村里没活儿干,好多人聚在路边的小超市聊着天。村头的几个嫂子从旁边的酒店吃了饭出来,大家问,今天什么日子?在谁家吃酒席?
回答说,村东头的张大发家,孙子上大学请客呢。说着话,几个人就进了超市,说是买点泡面回家吃。
大家都笑,不是刚吃过酒席,怎么就惦记着买泡面?这几个媳妇也太能吃了。
荣嫂子悄悄说,你们都不知道酒席有多薄(本地话,菜少),上一盘吃光一盘,坐着吃饭都觉得尴尬,也不知道主人家怎么想 。素菜多,荤菜少,估计大家和我们一样都没咋吃饱。
大家听了哈哈大笑,果然,这么多年一点没变,那家人在村里小气是出了名的。
张大发今年也有70了,打年轻时候开始,出门做客 ,每次都能吃能喝。一到自己家来客人就病了,这不能吃那不能吃,还不能喝酒不能抽烟,对来客从来都是爱喝不喝,不劝不陪。
不仅如此,还到处表功,谁到我家都不会让人喝醉,安全第一,身体要紧,劝酒是陋习。
道理是没错,说到底还是舍不得。酒不喝多是为客,那为啥菜也不行?
家里来了客人,很少买菜,东家菜园里拔几颗葱,西家菜园里寻几把菜,南头割点韭菜,北头找个南瓜,凑合做一顿。
过年拜年,凡是小辈拿过来的礼品都留下了,意思是自己是长辈,算是孝敬。可是发红包的时候又各种推脱,一点没有长辈的样子。
邻居家办酒席,张大发常常以各种借口躲出去,不送礼金。自己家办事,不管有没有来往,都请一遍,惦记别人的份子钱。
要说他家是没钱吧,也不是,除了一个孙子上学花钱,老两口,小两口,四个人都挣钱,就是天生对别人小气,对自己大方。
有个邻居说,老张这次小气不了了,他家孙子上的这个学一年学费就要四万多,可要了他的老命了,再舍不得也要掏钱出来。
大家听了唏嘘不已,张大发扣扣索索一辈子,到头来还有个花大钱的在等着。
以后为了给孙子攒学费,变得更小气也说不定。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你舍得你的,别人才会投桃报李,虽然人家不说,心里也是有数的。
我们小时候,邻里间经常有借米借面解燃眉之急的,奶奶总是教我们,借人要浅还人要满。就是说借的时候,要给主人留余地,平平的一瓢米面够用就好,还的时候要装的满满还回去,感激人家给自己救了急。
每次来了客人,奶奶总是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招待,自己平时却省吃俭用。奶奶的口头禅是“居家要节省,待客要丰留”。
当年我爷爷去世的时候我爸六岁,姑姑只有三岁,是奶奶一个人拉扯兄妹长大,艰难可想而知。白天做农活,种地种菜种树,晚上还要纺棉花织布。
正是奶奶的良善与付出,让周围的人也对这孤儿寡母多有照顾。我妈总说,现在我们一大家子能平安顺遂,都和奶奶传承下来的家风有关。
有舍才有得,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