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根

过完春节,许多许多的人又开始了背井离乡的生活。

春节前,大家堵在路上只为回家;春节后,大家又堵在路上只为谋生。一年365天,只有春节才能与家人相伴,那几天,仿佛是一场美梦。

对于本就在故乡生活的人来说,家人亲戚朋友皆在身边,不是逢年过节的日子也可想聚就聚,关于过年的感觉必定与在外漂泊之人不同。

因为春节,我想到了关于人生的“根”的问题,中国人历来崇尚落叶归根,而我,似乎是个无“根”的人。

今年过年,我是在已交付的新房里度过的,我与母亲两人相伴,先生因工作未回他的老家,休假时过来与我们一起过年,带着母亲去周边城市买了两天,吃吃睡睡玩玩,十天过得也快。

父亲去世三周年了,今年,,我没有在他忌日那天摆出遗照祭拜,客观原因:一、我需要将遗照带去新房子,行李箱有点装不下;二、忌日那天我与母亲在一起,父母早已离异无任何感情可言,我不知该如何当着母亲的面祭拜。主观原因:希望父亲离世的阴霾与打击可以慢慢淡出我的生活,但这不代表遗忘,而是我真正的接受并可以直视这件事,现在看着照片,做祭拜内心还是比较痛苦,想尝试一下不主动去做会不会好受一点,事实证明,难过的程度有很大减轻。我想再过些日子,我可以更加坦然的面对这件事。

父亲去世后,我没有再回过老家,其实我从不认为那是我的老家,我这人,注定是在外的人,即使有所谓的根,那根也不在我父亲的故乡。

我在父母工作的地方出生,那儿既不是母亲的家乡,也不是父亲的家乡,也不是外公外婆的家乡,是外公外婆跨越东西迁移后工作的地方。

我的人生随着地理位置的变化分为多个阶段

出生—五年级 十一年 父母工作地,父母下岗后断断续续做留守儿童,与外公外婆生活

六年级——高中毕业  七年 父亲的家乡,短暂一家三口生活,母亲多外出打工

大学四年 南方非省会城市 父母在我上大学一年后正式彻底分开,我只在大一寒假时回过父亲的老家,之后大学期间再未回去

大学毕业—至今  八年  一线城市工作,工作一年多后回过一次父亲老家,之后再未回去

到目前的人生,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是出生地,到底何处是我的根我的故乡?我认为是没有的。

也许是因为生活环境变化较多,加之是独生子女,我的亲情味比较淡,也许会有人觉得我有些冷漠。以前,我还会有想法希望改变别人对我的看法,但现在,我几乎不在乎别人对我的看法了,因为生活是自己在过。

写到这里,我似乎有些胡言乱语了,好像高中时期写作文时渐渐跑题了。

其实,我我想说的只是:我的人生无根,不必为了别人所定义的我的根,去纠结我是不是为了把根留住去做应有的“贡献”。

人生,就该在能力范围内做自由的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