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时候,每天放学都要经过一个大坡,二三年级的小孩,总觉得眼前的山坡又长又陡,不知何时才能爬到头。每天放学回家,几个小伙伴总是邀着,走一段歇一段,到坡脚的小庙里歇脚逗留,歇够了才回家。
从小学的校门口出来,经过一片水田,几户人家,就到了坡脚下。坡脚处有个土庙,里面供奉着三尊佛像。大概是年代太久远,都分不清是何方神圣了。问家里的老人,都说叫“阿弥陀佛”,我们也就跟着喊“阿弥陀佛”了。
土庙的佛像上常年蒙一层薄薄的灰,佛身有些漆掉了,庙里除了三尊大佛像,还有几尊小的,立在大佛旁边。说是大佛,其实佛像也不到一米。佛头上的帽子黑漆漆的,镶着一圈“金色”的帽檐,黑色的眼珠瞪得溜圆,眉毛是浓厚的一笔,勾勒在浑圆的脸上,唇边是一抹朱红色的漆,似笑非笑的样子。佛像的衣服,有的是金黄,有的是朱红亦或墨绿的颜色,衣服上面粗略地勾勒出蓝色的如意,白色的祥云和一些红色的不知名的图案。
每月初一十五,有人前来敬献时,庙里便会添些香火气息。佛像前的三个草蒲团一字排开,码得整整齐齐,旁边的水泥凳上,放了干净的扫帚,小庙里里外外被清扫得干干净净。佛像前的小油灯盛满了菜油,灯芯草搓成一撮作火芯,“哧哧”地燃烧着,透着忽明忽暗的颜色。敬献的红烛烧完,留下残余的烛梗,几滴红色的蜡油,弥漫在空气中。于是这小庙里,飘着蜡烛的余味,菜籽油燃烧的香味,和着纸钱烧完的灰烬,呈现出一种奇异的肃穆感。
放学路过小庙时,小伙伴们会在庙里歇脚,一起趴在庙里的小凳上写作业。那时候也懵懵懂懂地拜过佛。不过在小孩心里,拜佛倒不是为了什么愿望成真,拜佛就只是拜佛,双手合十,说着,阿弥陀佛,保佑我今年领奖状;阿弥陀佛,保佑我期末考试考好点。几个小孩子拜完了又继续嘻嘻哈哈地写作业了,刚才许的愿,想考多少分,拿什么奖状,转背也就忘了。那时候也不知道,许的愿望将来要是成真了,得来添点香火啥的,所以就更谈不上还愿了。等到真期末考试了,考没考好,拿没拿奖状,和长长的假期比起来,一切都不重要了。从小到大,我们就这么稀里糊涂的,在庙里许了不少空头愿,也从来没讨论过,小庙它到底灵不灵。现在想起来,还好我佛慈悲。
这土庙虽小,一年到头,总还有些香火气息,逢年过节,总有人来还愿或许愿。居士们偶尔来打扫,小庙也没有落得太破败。想想那些初一十五的香火,我想,大概真的有不少人在这里愿望成真了吧!我只是好奇,那些来还愿的婆婆们,她们许的什么愿呢?可曾颤巍巍地念叨过,佛祖保佑,佑我庄稼收成好,佑我儿一路平安,佑我媳来年生个胖小子……
猜了这么久,总也猜不着,不过我想,大概也都是些简单朴素的愿望罢,拜佛只是为了拜佛,为了求个心安。小小的土庙,一年又一年,接纳了一批批拜佛还愿的人,在信仰之外,在乡村的琐碎生活里,给那些渴望安慰的人以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