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在冷与暖的对话中缓缓到来的,我重启早晨散步的习惯,微雨,空气格外好,我先看了看院子里的花朵和青菜,又转到西边院墙看无花果树的长势,前几天我看到弱小的它在大风中摇曳,还思忖着它未来会如何,如今,看着它淡然地慢慢地长着自己的叶子,甚为欣喜。停留中,看到两只燕子在乱飞,看了一会儿,发现两只燕子互动得很好,飞得还是有一定规律,每只燕子飞翔的轨迹接近一个等边三角形,两个等边三角形交错中。两只燕子给这个宁静的清晨增添了活跃的气氛。我脑海里冒出“微雨燕双飞”的句子,虽然略有迟疑,这是不是古人已经写过的句子,但是来不及细想。散步后,就将这句拓展成古风《晨间散步偶得》。
谁与共兼程,冷暖频交错。
微雨燕双飞,浮云谁独和。
平生常远行,今日偶高卧。
春暮花渐稀,往来叹过客。
何处弄弦人,一曲红尘破。
浮世乐未央,诗词最出色。
忙完上午的工作,忽然想起微雨燕双飞这句,于是网上一查,确实是古人已有的句子,而且是名句。“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出自宋代词人晏几道的词作《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其词如下: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记得以前读过,而且当时最喜欢的也是这两句。自从专注于原创的价值之后,发现以前关于诗词的记忆存储渐渐模糊了,之前,从“新古典诗写作”课程创始人张剑文那里也听到过类似的体会。
诗友们也正好在讨论作品的相似性,诗人王钰说:相似意境下的触景生情,写格律诗也是一样,有时候对自己的诗词表达满意时本来小有得意的,回头会发现自己得意的双字甚至三字词已然和古人撞衫。这个说不好是绝对的撞衫还是潜意识中曾经受到过先人意境的影响。自己作品偶有相似就更正常了,这就是已自成了‘风格’了,可贺!
诗人习安慕阳说:希望哪天我匿名贴诗,别人看到也会说:像慕阳的诗。而不希望听到:像慕阳去年贴的那首。
我又读了小晏的几首作品,查询了其生平。我发现自己虽然以前喜欢这两句,可是还是没有达到这次亲眼见到这个情景之后如此真切鲜活的感受。想到千年以前的小晏当时会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作了这首临江仙,他是否也如我今晨看到了两只燕子在飞?此时,我又重读这首作品,感受较以前相比大为不同了,小蘋不再只是一个名字,而是一个小女孩从文字中闪现,心字罗衣也不只是一个二维空间的影像,而是有色彩有温度地呈显在小女孩身上。作为大词人晏殊的第七个儿子,他一定有很多独特的生命感受,不知他曾经是怎样的容貌,不知他现在身在何处?但是他独特的生命感受随着他的作品而永恒。
遥想中有一个刹那,我似乎感觉到时空的障碍消弭了,从而体验到一种奇特的生命感受。此时,读到诗人古丽蓉的句子“没有人可以永生,但思想和文字可以,所以我们依然可以歌颂永恒”——充分体验到这个隽永的句子中所隐含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