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你看看,这孩子真是太皮了……”
卧室里,又传出婆婆一边和二丫打趣一边大笑的声音。
我听了不禁莞尔。她老人家又在用手机和舅舅舅妈、大姨他们视频聊天呢。自从学会了群聊,动不动就拉起一家人一块聊。姊妹们高兴了,还会即兴亮上几嗓子。
我亲耳听过,平时普通话说得不怎么利索的婆婆,唱起《智取威虎山》居然一板一眼,余韵悠然。让我大跌眼镜。
据说有种年轻人的崩溃,是懂得了什么叫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即使网上冲浪也能和自家父母无处不相逢。无所不在的网络,当真让地球村越来越小了。
想到几年前,我爸对于智能电子设备的坚决抵抗,信誓旦旦自己这一辈子都不会去触摸。某一天,远在南方老家的他和妈妈忽然发来短信,说了他们的微信账号,接着又一个长途打进来,喜滋滋地要求我赶紧加他们为好友。
这才发现,不知从何时起,爸爸妈妈也开始玩微信了。我不禁有些好奇,他们不是总觉得我一天抱着手机上网“浪费时间”吗?自己怎么也迷上了?
刚开始,他们经常发些“今天天气怎么样?出门要注意多穿衣服……”类的叮嘱语。我哭笑不得,智能手机“千里眼”“顺风耳”的强大功能,真是让爸爸妈妈在与不在身边都一个样啊。
从那以后,发朋友圈就不是一件自由的事儿了。几句乱涂的小诗,只是有感而发,却被误会是否感情出了问题;一些精心筛选的表情包,只为逗趣,他们却提醒措辞不当;有时玩游戏截图随手分享在朋友圈,他们会说不务正业,沉迷游戏……后来,我再发朋友圈,便学会了小心翼翼,不具备正能量的言图,一定斟酌再三,或者干脆不发。
可这也不得安宁,不久我又发现,爸爸妈妈迷上了各种养生文章,不停地在家庭群里推荐和转载。这类文一般标题起得十分惊悚,内容大多来自于道听途说,但他们常常信以为真,叮嘱我也要多看多学多健康。
过年前,爸妈迷上了抢红包,常常流连在各大群里,手速堪称稳准狠。他们不仅学会了“抢”,还学会了“发”,大年除夕夜,往年雷打不动的实体红包变成了这种虚拟红包。看到老爸老妈玩得不亦乐乎,我们也哈哈大笑。
到如今,老爸已玩腻华为多部手机,只要系统没跟上,空间太挤吧,立即着急上火地想换新款。后来开玩笑问他咋完全转了性,他直摇头不承认:我说过那样的话吗?肯定没有,别编排我啊……哈哈,这个老顽童。
这两年,爸妈公婆频繁外出旅游,玩圈手段也愈加高明。和叔叔婶婶一起去香港新加坡,每到一个地方都会自拍发圈;老妈新学会的广场舞,新买的一条红围巾,都会发圈展示一下;婆婆喜欢刷抖音快手,常常尝试各种新式吃法;养生秘方逐渐销声匿迹,改发各种教育鸡汤,明里暗里地关心下一代成长……
从他们不断爆笑的脸上,他们对信息更新的关注度上,他们与朋友便捷交流的方式上,我发现,不仅我爸妈公婆,还有姑舅姨婶,都在意志坚定地奔向“网瘾小孩”,这队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越滚越大。
当然,忧虑不是没有,老人年纪大了,心性却愈加像个小孩,担心他们熬夜,玩过头,真正上瘾怎么办?
网曝一90后的广西妹子,发现快要70岁的外公迷上了快手,常常玩儿到凌晨3点左右,就是不睡觉,第二天起来眼睛都是肿的。
为防患于未然,我们兄弟姊妹轮番观察,见不好就赶紧做政治工作。还好,我们家的“网瘾小孩”比较自觉,一般十点关机睡觉,生活保持规律。
今年视频号崛起,诧然发现,不少“号友”居然是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级的玩家。他们虽然满头白发,却雍容出境,状态良好,用优雅的姿态告诉世人自己的价值。
果然,成瘾也有高低级之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