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从采集狩猎时代进入到农业耕耘时代,社会结构发生最大的改变是从部落式的结构转变为大家族式的结构;而当我们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时,大家族式的存在迅速被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小家庭。我们不需要再像农耕社会的人们那样,不管做什么事都离不开大家族: 从农忙时节的种植到收割;从个人的娶妻生子到生老病死;如果一个人脱离了大家庭,他将寸步难行,贫困潦倒也许就是他最大的可能。
现代社会却完美地取代了大家族发挥的所有功能。在这里有市场,你可以从市场中购买到一切生活的必需品,你还可以公平地出售你的劳动力,不需要担心受到过分的压榨;这里有保险,可以极大地降低我们生病的代价;
社会结构的转变也意味着信任系统的转变,我们从原来的熟人社会或者说是人情社会中转变为陌生人协作社会。
在熟人社会中,我们最看重的就是人与人的交情,人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诚信。如果一个人没有诚信,是不可能在熟人社会生存下去。因为在你需要大家帮忙时,大家会根据你个人品质的优良来决定是否帮助你。然而在现代社会,诚信已然不是必须品,你只要有钱就可以买到大家的帮助。因为在这背后运作的是市场无形的手。
现代社会经常能听到一个词“杀熟”,这个词在以前的社会根本不是一个现象词,这说明在进入现代社会之后,“杀熟”现象大大增加。
为什么呢?
“杀熟”的对面词就是“杀生”,如果将这个场景远古时代时,对应的词就应该是群内竞争和群间竞争。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不仅要与其他物种之间进行竞争,更要与同种族的人互相竞争。由于食物的匮乏和性资源的稀少,那么从生存与繁衍角度,群内竞争是必不可少的。更有甚者,群内竞争的激烈程度远远超过群间竞争。所以我们基因中就自然而然地存在群内竞争的倾向或者说是“杀熟”地倾向。
如果说基因上带有的仅仅是倾向的话,那么在现如今各种营销大行其道的时代,“杀熟”更是手到擒来。不提那万恶的传销,深陷其中的组员第一个选择下手的就是熟人。熟人是介于亲人与陌生人之间的有一定的信任和感情基础,所以在面对熟人的推销时我们或碍于面子或出于情感,我们都无法进行拒绝。现在流行的微商,也是基于这种模式,第一售卖目标就是我们的亲朋好友。
那么为什么“杀熟”仅仅大规模的出现在现代社会,以前的农业社会却很少见?原因只有一个成本收益发生了变化。
在农业社会,“杀熟”所付出的成本太高了,人们会因为你一次的“杀熟”从而否定你整个人甚至是否定你的家庭。
我小时候所生活的村子里,有一个惯偷。他可恶的地方不是在于他小偷的身份,而是在于他不分对象的偷。他可以今天偷左边邻居家的一篮子蔬菜,明天偷后边邻居家的一袋种子。这种行为不仅使他坐了多年的牢,而且给他的孩子带来了无尽的影响。我依然记得爸妈小时候对我千叮咛万嘱咐说不要和他家孩子一起玩,因为他爸是一个小偷。虽然这并不影响我们小孩子之间的玩耍,但是这无形中的鄙视必然会给他的孩子带来一定的心灵创伤。
而现代社会,我们完全可以不需要依靠熟人,就可以生活的很好。由于大规模的陌生人协作,“杀熟”的行为只会让我们失去几个朋友的友谊或者亲戚的情意,但并不影响我们在社会上的分工与协作。
当然,本人绝不赞同“杀熟”行为,我认为这是最恶劣的,因为这种行为可能不会影响我们交友的数量,但是觉对决定了我们交友的质量。我们是否用心的对待亲朋好友,周围人绝对会感受到的。当我们以何种方式对待他人时,迟早有一天我们会同样被这种方式所对待。正因为现代社会对感情的依赖程度的减弱,所以一段充满真情真心的友情或者亲情或者爱情才愈发显得如此的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