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现在是一个标签化的社会,大到地域人文习俗,小到个体饮食性格。因为互联网基于的信息太多,可支配时间变少,所以大部分人都倾向于对于想要了解的事物进行标签化,一个省份贴上10个字以内的标签,便会产生一种对它十分了解的错觉。
但这些不是重点,只是跑题了。回归到题目“自我介绍”,我想,尤其是在社交媒体上的年轻人,对自己进行标签化的行为更是见怪不怪。大一点说,比如性别、南/北方人、独生子女、学历层级、专业方向(理科生、文科生)……再具体一点,比如身高、体重、性取向、性偏好、食物忌口、宗教、星座、坚持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自律、晚睡)、工作、恋爱情况、个人经历……等等。
可能说到这会让人有些不解,如果具象化到平时,你一定在社交媒体上看过这些句式:
“作为一个南方人/北方人……”
”我就是一个典型的天蝎座……“
“我185在南方……”
“我们东北……”
“我初中的时候……”
等等。
在我看来,这就是非常典型的标签化行为。因为在社交媒体活跃的人大多数其实人生轨迹都非常类似,上学-高考-大学-毕业-工作……几乎每个人的经历都是有很大的重叠部分的,并且在这些重叠部分里面,我们也都做着同样的事情,在中学阶段大概率也是穿着同样的衣服(校服)。并且,中国是典型的集体主义。换言之,大部分人可能都并不特殊,就像复制人一样。
所以,为了让自己显得更加”特殊“,我们便倾向于给自己加上不同的变迁,以此来对自己进行”差异化“。再说的直白一些,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让自己显得特殊的事情不多,所以在社交媒体上会更喜欢让自己”特殊“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