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有段时间特别的苦闷,生活和工作无法很好的协调,对于很多人和事充满了不满和抱怨,无形的束缚越来越多,面对一眼望到头的现状,让人无比焦虑和愤怒。
正如王小波所言:所有愤怒的本质,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对生活的不满意,对自己无力控制和调节的情绪,对不可控生活的愤怒。这一切让人感觉到难有发自内心的快乐。而往往愤怒过后,我们明明知道生活也好,成功也罢,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累积的过程。
那段时间就在知乎上关注“为什么越长大越难有发自内心的快乐?”的问题,得到了很多人的分享。
有人认为是因为我们现在就能看到50岁之前,你都会怎样生活、朋友越来越少、玩什么都没有意思、束缚越来越多、竞争太激烈等等因素。
有人认为总是开心的人是浅薄的,而不开心的人则是有深度的。你感觉到自己越长大越不开心,正是因为你在经历成长。
更有欧文·亚隆的一句名言让人沉思,“人生的困扰大抵来自于四个方面:不可避免的死亡,内心深处的孤独感,我们追求的自由以及生活并无显而易见的意义可言”
十年前的我和今日的我还是同一个人吗?岁月没有磨灭锐气,却让人活的战战兢兢;束缚太多,有时会感觉呼吸困难。相信每个人都知道方向和方法,但是太多时候都做不到,且不断丧失着做事的能力;到最后,生活似乎真的好像并无显而易见的意义。
我记得在白鹿原中,朱先生好似白鹿的化身,以圣人的姿态和行为给几代白鹿人以榜样,而大多数的凡人又无法理解他到清兵大营退清兵的作为、一心编撰县志的决心以及那份对于流水官员的刚正不阿。
圣人往往不屑于理会凡人争多嫌少的七事八事,凡人也难以遵从圣人的至理名言来过自己的日子,圣人的好多广为流传的口歌化的生活哲理,实际上只有圣人自己可以做得到,凡人是根本无法做到的。
而绝大多数时候我们就是凡人。为什么我们越长大越没有发自内心的快乐?是因为长大伴随着对身边事物和周遭世界的高度认知,自身等级越高,低等级的快乐离我们越来越远。不要感慨没有发自内心的快乐,只是心智的发展不够而已。
道理和观念听多了,大多会觉得习以为常;
诸多不合理的存在,已经没有观察和反驳的勇气;
忙碌于柴米油盐酱醋茶,已经不敢再想诗与远方;
下意识地默认人生的剧本已经写好,对自己和世界的认知越来越受限。
每一天我们都不自觉地用思维和思考给自己打造了一个坚实的牢房,只有发自内心的改变才可以获得发自内心的快乐。
对自己的思想认识有足够的警觉,不要下意识地接受任何一个暗示和想法;
保持开放的心态,敞开心扉,去沟通和交流,去进行碰撞,当下已经是结果,下一秒在无限可能中。
有机会阅读颠覆三观的书,推翻已有的观念和固执的成见,给自己独处的时间,扣心自问生命和世界的真相。
最后分享一段微博流传很久的话,与君共勉。
我慢慢明白了为什么不快乐,因为我总是期待一个结果
看一本书期待它让我变得深刻
吃饭游泳期待它让我一斤斤瘦下来
发一条短信期待它被回复
对别人好期待被回待以好
写一个故事说一个心情期待被关注被安慰
参加一个活动期待换来充实丰富的经历
这些预设的期待如果实现了,长舒一口气
如果没有实现呢,自怨自艾
可是小时候也是同一个我
用一个下午的时间看蚂蚁搬家,等石头开花
小时候不期待结果,小时候哭笑都不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