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前,期盼已久的电影《夺冠》上映,好评如潮,短短几天,便票房过亿。
这部陈可辛导演的电影,确实给人的感觉太“燃”了,三场比赛,三次逆转,完美地展示了女排顽强拼搏的精神。
从2013年郎平第二次出任中国女排的主教练以来,女排相继夺取了2015年世界杯、2016年奥运会、2019年世界杯的冠军,再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五连冠的辉煌。
女排精神也再一次被人们推上了神坛,给予了极为崇高的评价:女排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的时代最强音。
但是,一部电影的长度是远远不够展示女排的成长和重回巅峰之路。马寅老师的著作《荣耀与荆棘》,才是真正详细地描述了女排从2013年郎平出任主教练后这些年的艰辛、奋斗、成长和突破,这是一条铺满了荆棘的道路,只有不断前行,才能获得荣耀。
从这本书中,我们得以深入女排队员、教练们的日常生活和训练,从中细细体会真正的女排精神,以及是什么让女排可以再次站在巅峰。
1. 女排精神的背后,要有一颗冠军的心
一提到女排精神,人们往往脱口而出:艰苦奋斗、顽强拼搏。
但是,如果女排精神仅仅是这些,还远运不够,还远不足以让女排在经历了多年的低谷后重返巅峰。
女排历经了四十多年的发展,走到今天,面孔越来越多元化,故事也更加丰富了。
在书中,女排主教练郎平曾经对女排精神的含义做了更为精确的描述,那就是:
“即使是被挤压到绝境,也希望用尽最后一点力气再搏一下,这就是女排精神,不是一定赢得冠军,但是永远要有一颗冠军的心。”
一支队伍的成长,除了艰苦奋斗、顽强拼搏,还需要有一颗冠军的心,这才是让女排在几次决赛中顽强逆转,勇夺冠军的力量。
身处低谷的时候自立自强,站上高峰的时候不忘初心。
拥有这样冠军的心,中国女排才真正属于世界一流强队,才能够走的足够远。
在电影《摔跤吧!爸爸》中有句台词:只有冠军才会被人们记住。
中国女排之所以被人们记住了几十年,女排精神之所以长盛不衰,就是因为曾经的五连冠。
女排想要再现当初的辉煌,再次站上巅峰,就需要再次夺冠。
冠军的心,就是极为强大的内心力量,是在逆境中也不可动摇的强大自信,是敢于亮剑,舍我其谁的气势!
在夺得2017年世界女排大冠军杯赛后,女排国手丁霞回想起与荷兰队的决赛,说:“那个时候就是想要去拼每一个球,要拼回来,完全顾不上想别的。我觉得这场球我们是用行动证明:只要不放弃,下一秒就有无限可能!”
临渊不惧,逆境奋起,这是奥运的财富,更是女排的精神,是冠军的心。
2. 一个一个的小目标,成就了夺冠这个大目标
在郎平第二次出任女排主教练之前,女排已经经历了几年的低谷,在亚洲都已经成为二流球队,连战胜泰国队都成了一种奢望。
当时的女排,基本功不扎实,信心受到各种打击,士气低落,队员心里一片迷茫。
郎平接手后的女排,运动员老的老,小的小,没有团队,没有助手,到处都是困难。
已经五十多岁的郎平也是一身伤病,从颈椎到膝盖,仅清理手术就做了十次。
在这样的条件下,郎平勇敢地提出了女排的目标:传承女排精神,走出低谷,再创辉煌!
郎平说:“明确目标,确定了要做的事,就一件一件去落实,一个一个目标去努力。完成一件事就少一件,达成一个目标,我们就前进了一步。这个过程很痛苦,但也很享受”。
郎平对女排队员们说:“奥运冠军、世界冠军是中国女排的,但不是你们的,那些耀眼的光环是在老一辈女排身上。作为一支年轻的球队,我们要有超越前人的梦想,但是更要找到自己的位置。现阶段我们参加的每一次比赛,都不能只盯着成绩。”
郎平选择的第一步,就是发调查问卷,了解自己的队员。问卷的内容覆盖了性格特征,技术特点,个人奋斗目标,教练在哪些地方能够给予更多帮助等等。
这第二步,就是写日记。在书中,郎平说:“和心中远大的目标相比,我们用来准备和提高的时间永远是不够的,必须设定阶段性目标,踏实努力,及时总结,而写日记,是督促自己最好的方法之一。”
此外,郎平还大刀阔斧的进行了很多改革,扩大了国家队集训的大名单,大胆启用在国内联赛中表现出色的新人,发掘出了朱婷、张常宁、龚翔宇等未来的女排主力,重视基本功训练,引进国外的顶级体能师、康复师和运动创伤医生等等。
正是这样脚踏实地的一步步推进,每场比赛都能够及时总结,发现不足,再有针对性的去改进,不断去实现一个个小目标,女排才以惊人的速度成长起来,郎平才带出了一支实力强大,人才辈出,重拾自信的女排队伍。
3.突破舒适区,探索出新的道路
郎平认为,现代排球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女排遇到的挑战,是如何在新的时期平衡变与不变。对每位教练、运动员来说,都面临突破舒适圈,去尝试那些“不会”、“不愿”、“不敢”和“不可能”。
探索的过程,有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但也需要我们拿出勇气,明知前路布满荆棘,可能伤痕累累,甚至流血牺牲,也要坚持向前,不断向前。任何一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在不同的阶段,需要很多人担起责任。
郎平带领球队在艰难中起步,也在不断带领队员走出舒适区。
管理时间,就是走出舒适区的第一步。
女排每年的时间,被各种比赛切割的很零碎,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程度提高训练的效果,就是一个挑战。
在郎平的带领下,女排每天早上七点起床,白天训练,晚上安排治疗,录像学习,白天付出汗水和辛苦,晚上要马上总结,抓紧每一分钟成长。
此外,郎平还引进了两位年轻的男陪练,可以模仿几支世界强队主力的风格,还引入了发球机,让女排队员在日常训练中就体会到高强度的对抗。
对于自己的爱徒,号称新一代“铁榔头”的朱婷,郎平则鼓励她走出去,到世界顶级联赛去历练,去开阔眼界。而朱婷也不负众望,先后获得欧冠和世俱杯两个冠军和MVP。
主动走出舒适区,去适应未来排球的新变化,一样也需要强大的内心力量和勇气。
中国女排,已经在路上,向新目标的冲刺。
写在最后:
马寅老师是著名记者,曾供职于《新体育》杂志和《中国体育报》,报道过足球、体操、跳水等项目。近年来专注报道中国女排,2014年底发起创办自媒体“我爱女排”,成功打造了最优质的排球宣传平台。
《荣耀与荆棘》是马寅老师于2019年底完成的新作,这本书也让更多的人得以了解女排荣耀背后不为人知的荆棘之路。
在书的最后,马寅老师写道:一切荣誉已成往事,新的高峰尚待征服。
走下领奖台,中国女排又将从零开始,重新出发。
拼搏的人生没有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