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小到大的习惯会认为,感受是因为外界的事物,例如别人的言行举止、评价,导致了我们的感觉。
事实上,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我们内在的需要和期待,以及我们对他人的看法,造就了我们的感受。一句话:感受是完全主观的东西,取决于你看待它的角度。
【当听到不想听的话时】
当别人说的话我们觉得不好听,不乐意听,我们会有四种选择:
1.认为是自己的错。
例如小时候也许你听到过这样的批评:“这次数学怎么又考这么差?上课的时候你就不能好好学吗?为什么别人就能考那么好?”这会导致自责、内疚、惭愧,甚至厌恶自己。
2.指责对方,反击回去。
这时我们也许会反抗:“你凭什么这么说我?你怎么知道我上课没好好听?你就只会骂我!你除了骂我还会干什么?”在争吵时,我们一般会感到恼怒,烦躁。
3.了解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当了解自己感受背后的需要,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考试没考好,有些挫败感,很沮丧。回家遭到批评,又增加一层伤心———我们需要被接纳,被理解。
4.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这时我们也许就会想“他看到我的成绩差而生气,可能是因为他也需要理解和支持”。
通过了解我们的想法——感受——需要——期待,我们不再只是指责他人,而承认我们的感受都是源于自己。
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表达方式,来认识感受与自己的关系:“我(感到)……因为我……”
例如:
你一天没吃青菜,妈妈有点担心。因为我怕你营养不够,我希望你能长成强壮的宝宝。
你数学成绩比上次退步了,爸爸感到沮丧。因为我希望你考一个理想的高中,为以后考大学打好基础。
【当我们批评指责别人时】
对他人的批评往往是因为我们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在亲密关系里,我们总是喜欢用批评的方式提出建议,试图改变对方。
但是,当对方听到批评,第一反应常常会是辩论或者反击。即使你的批评是真的为他好,他也很大可能不会马上就接受———这是自我保护的本能决定的。
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而不是批评、指责,对方更有可能做出积极的回应。
不幸的是,大多数人并不懂从需要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当我们不顺心的时候,我们总是先考虑别人有什么错。
比如看到老公把外套放在沙发上,而没有挂在柜子里,我们会说他真懒。如果同事没有听从我们的建议,我们会埋怨他固执。
【当我们成为了妈妈】
我们的社会并不鼓励我们表达自己的需要,我们的学校和家庭也不会教我们怎么表达需要。
尤其是对于我们女人来说,进入家庭当了妈妈以后,照顾孩子和老公、以及双方父母,成了我们的最高职责。我们会更加不由自主的忽视自己的需要。
所以为什么“学会爱自己”这句鸡汤现在这么流行?因为我们太忽略自己了。
那说回来什么叫真正的爱自己?
爱自己不只是用美食满足口欲,买衣服鞋子满足对美的追求,更要了解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毕竟这才是所有情绪和行为的根源。
有时候你会觉得心里很堵,看什么都不顺眼,就是说不清哪里不对劲。这个时候就是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没有搞清楚。
【我到底想要什么?】
老公忘记送你生日礼物,你骂他没心没肺,其实你只是需要他多关注你一点。
你的计划被意料之外的事情打乱,你很烦躁,其实你只是想用秩序带来安全感。
搞不清自己的需要,你会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怨这个,怪那个,用指责和怒火让情绪变得更糟糕。
其实想搞清楚也很容易,人类的基本需要都是共通的,例如:
1.自由的选择
2.庆祝和纪念
3.言行一致:
真诚、意义、自我价值的肯定、创造
4.维持基本的生理需要:
空气、食物、水
运动、免于病痛、休息、住所、触摸
5.玩耍:
乐趣、欢笑
6.想通的情感:
美、和谐、激励、秩序、平静
7.相互依存:
接纳、欣赏、亲密的关系、群体归属、体贴、成长、安全感、倾听、诚实
8.爱、信心、尊重、支持、信任、理解
【我们成长的三个阶段】
对大多数人来说,你会经历以下三个认知的阶段:
第一,“情感的奴隶”。我们相信自己应该为他人负责,让他人快乐是我们的义务。
如果别人不高兴,我们也会感到担心,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这样会很容易把亲人当成负担。
例如恋爱中,女朋友总是哄不开心,你会觉得很累。孩子总是哭闹,妈妈会变得沮丧,为什么我做了那么多还是不够?
第二,“面目可憎”。我们发现,努力牺牲自己去迎合他人实在是太累了,每天都这么憋屈,我们很可能会暴躁、恼羞成怒,直到对他人的问题和痛苦无动于衷。
“我说了多少次他都不听,软硬不吃,算了,我放弃了”大概就是这种情况。
第三,“生活的主人”
在这个阶段,我们乐于互助。我们帮助别人,与别人交往,不是出于有利可图、恐惧、内疚、责任等等,而是出于爱,是自由而快乐的, 是不带压力的。
此刻我们才发现,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感受和行动可以完全负责,但无法为他人负责(能做的只是引导和启发)。人与人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损人无法真正的利己,我们无法牺牲别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这也就是“利他”精神的真正意义。“利他”不是一句鸡汤,因为人的需要都是共通的。当你看见了自己的需要,也就看到了别人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