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语:
今天推出的是县作协副秘书长周鹏祯的文章。
古人云:诗不厌改。
戊戌端午,作诗五首。时隔几日,回顾再读,感觉有不满意处。本着本人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作诗原则,改了两首诗,现发给大家,供斧正。
改动后其一
孙子孙女在幼儿园就读。幼儿园组织活动,有集体歌舞、拼五色线、缝制香囊、包粽子等。老夫参加,诗以记之:
端午节记
彩线轻围酥玉臂,
香囊绕颈嫩肤红 。
儿童不解此何意,
老汉逢场作戏中。
说明:主要改动第二句。原句是锦囊香绕嫩胭红。改为:香囊绕颈嫩肤红。理由如下:本句是写小孩脖子上挂香布袋(土话,端午节风俗之一),锦囊绕颈、香囊绕颈都行,但用锦写出了色彩无香味,且香字更合平仄。尽管七绝的每句二、四、六、七字必须合平仄,一、三、五可合可不合平仄,偶句必须押韵(当然古风可不受此限制)。香囊也是彩布彩线缝成囊(布袋)装香料而成,因此,香囊既有锦之色彩,又有香之味觉,香囊绕颈比锦囊香绕更具体更形象。小孩的脖子是嫩肤,用胭脂红来形容不准确。
题外话:无怪乎李白曾在写给杜甫的第二首诗中调侃说杜甫"从来只为写诗苦",现代人喜欢唐诗但难写好就略见一斑了。本人早年写过一首《鳌圆寺游记》,曾在网络上流传。后不知何人配上鳌圆寺照片发在网上,好评不少,有一人却说不合平仄不押韵。我后来细查,按中华新韵即按现代汉语押韵,按古韵则不押韵。现代汉语韵母完全相同的在古韵书中却韵不同。按律诗确实不合平仄。人家说得对。后来写古诗,尽量押韵合平仄,实在不行的就注明古风。小学课本上的《悯农诗》就注明古风两首。后人若写古诗,可不受影响。但要写古诗,偶句不押韵,则不伦不类了。如有机会,我可办一个讲座。不知众人有兴趣讨论否?
赏析:此诗写出了生活的情趣。第一、二句写端午节到,小孩们个个绑五色线,带香囊,这里写的又是幼儿园里的活动,虽然是叙事,但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第三句叙述,第四句叙事中抒情。听老师讲古典诗歌的都知道,好诗大多前边或记事、或描写、或叙述,结尾大多议论、抒情。以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为例,少小离家老大回,叙事;乡音未改鬓毛衰(读cui),叙述,写的内容真实不假,那个时代又没有、当然也不会强调普通话,乡音未变头发花白了;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就是这看似平淡的记叙中,体现了生活情趣,唤起了游子的共鸣。
于是,可以说《端午节记》写出了爷爷和孙子孙女在一起唱歌跳舞,拼五色线、缝制香囊、包粽子的生活趣事,一句"乐在逢场作戏中",把这种乐趣写得淋漓尽致,意味深长。
作者简介:
周鹏桢,河南省镇平县人,十二岁写诗,用笔名分别于1974年春在《故事会》发表故事《夜斗》、1975年3月在《河南日报》发表短篇小说《遮山炮声》。另有长篇小说《遮山炮声》、电影文学剧本《新来的县委书记》、话剧《庭院深深》、戏剧《路遇》问世。作者系中国电影电视剧创作中心第一批函授学员。作者信阳师院中文系毕业,从事高三教学二十八年,是南阳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市优秀教师。2001年被推荐为特级教师。2003年应聘到郑州市十一中北校任教。2005年4月在《河南日报》发表高考辅导文章。作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丰富的生活积累。2012年出版诗集《岁月的烙印》。2013年创作电影文学剧本《再婚进行曲》、小品《再生》。2014年创作电影文学剧本《高三啊高三》。2017年3月创作电影文学剧本《二龙山传奇》。 近年热衷于诗词创作,代表作"周氏三赋"即《镇平赋》《石佛寺赋》《小草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