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首先一定是发自内心的认可和尊重,我们为中国这个伟大的国家而自豪,为我们是中国人、生活在这个努力给十四亿人民以安全和保障的国家而自豪,我们认可他的功绩和成就,但也尊重他的失败和不足。爱国绝不是盲目地对其不完美视而不见,自欺欺人,相反,我们要做的,应当是贡献自己微小的力量,付出点滴的努力,为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美好强大而奋斗,让自己和古老而年轻的祖国一起成长。因为真正的爱,本就是相互促进,共同成长,为了彼此努力成长为更好的自己,爱国,亦当如此。
任何一种情感,如果失去了理智,都将变成伤害人的洪水猛兽。发生在2012年的钓鱼岛事件不知不觉中已然过去八年了,但那时发生的浩浩荡荡的抵制日货的游行、砸车事件却在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课上老师展示了发生在西安的李建立事件,“都是老百姓辛辛苦苦攒钱买的车,别这么做,我们买日本车是不对的,以后不买日本车了好不好?”这是李建立和他的妻子面对浩浩荡荡的砸车群众声泪俱下的乞求,可是尽管如此,群众的怒火不可阻挡,而李建立对来之不易的爱车的拼命守护,也引发了群众更大的怒火。一下、两下、三下,一名年轻力壮的“爱国”小伙子用原本用来砸车的U形锁砸向了李建立的头部,最终,李建立的头骨被打碎,被诊断为开放性颅脑损伤(重度)。在这个事件中,更加令人感到可怕的是,那位“爱国”小伙子丝毫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古斯塔夫·勒庞 的著作 《乌合之众》中有这样一段话:“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人从原始时期继承了蛮横和破坏的本能,在群体中会释放这类本能。”由钓鱼岛事件引发的砸车伤人事件正是这段话的血与泪、伤与痛的一次演绎。
似乎也正是因为钓鱼岛事件,全国上下终于正式地讨论了关于理智爱国这一议题,我们的国民也开始在一场仿佛有人蓄意谋划、蓄意鼓动的全民狂暴后,认真反思,有多少人是盲目地跟从?有多少人是仇富、借机泄私愤?有多少人是原本带着哪怕一点点理智、却最终屈服于群众的淫威?这一场代价是惨重的,那么我们更应该重视它所带来的反思:人啊,应该有自己的思想,不能被群众的思潮裹挟,失去理智,更不能以“爱国”为虚假正义的盾牌,躲在“爱国”后为非作歹,践踏法律,践踏人权,伤害同胞。
爱国,应是情感与理智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