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小白投资者的10年定投计划实盘》说起

这是我在集思录上看的一篇文章(https://www.jisilu.cn/question/58712),翻开主贴时间,已然是16年2月底的时间了。当时看到这个帖子,觉得有意思的是,该作者不仅表达了自己定投的想法说明,并且对下面一些回帖也做了说明和自己的思考。本以为这个做法的效果寥寥,没想到到目前为止年化收益(以XIRR计算)已经达到了23.1%,作者的坚持精神可嘉。

作者本身采用了什么策略呢?我个人将它总结为“低估值+动态平衡”。作者首先选取的低估值(低PE,PB)的指数ETF,然后定期对每个ETF所投入资金进行动态调整。比如16年来看,红利ETF和H股ETF都处在估值较低区间,那么就先投入这2个ETF。比较有意思的是调整的策略是如何进行的,作者想出来了一种根据市盈率倒数加权的动态调整法。 举个例子,假设ETF A的市盈率为X,ETF B的市盈率为Y,那么在资金不变的情况下,下一次ETF A的资金为(a/x) / (a/x + b/y),对ETF B同理。 这个策略的大致指导思想就是,如果某个ETF价值低估,那么我动态调整对其投入更多的资金,反之则投入更少的资金。虽然说仍然有点"adhoc",但是有参考总比盲目的买入卖出要好。

由于作者不是一次性投入,而是分批投入的。因此计算收益率时需要用XIRR指标更为准确。不过我在这里对他的“动态平衡”法更有兴趣。因为其一,在雪球大V  david自由之路 的书中也写道,动态平衡在震荡市有较高的收益,而目前我们所处的市场就有点这个味道。二是采用这种方法,当投入新的资金时,类似于一种叫做“价值平均定投”的方法,即跌了或者估值低了买些,涨了少买些(或者卖掉一些)。这个很好的解决了常规定投“何时卖”的问题。因为常规定投只告诉你每个月应该投入多少资金,但什么时候退出呢?没有一个特别的标准。

当然,也有对这种方法的质疑。比如有人认为,当时普遍低估的H股ETF, 恒生ETF,可能有品种重叠的嫌疑,并且理论上常规定投应该选取波动大的指数更好,另外,到今年确实H股走出了一波行情,不过谁能保证该指数就一定能有行情呢? 如果一直萎靡不振呢?

在这里,我想另外一个牛人的公众号《长赢指数投资》的回答就非常好,采用低估值法,基本上大部分收益都是要在牛市获得,熊市或者低迷期都只是播种的时期,收获可能要在几年之后,不过采用这种方法,至少心里感觉很安全,即使重仓也能够心中有底。如果采用短炒的方式,关注次新股或者神创版,那会不会天天心神不宁呢?而且,你也不太敢进行重仓买入,不是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指数型基金:被动型投资策略货币市场基金:代替银行储蓄ETF和LOF:两种交易渠道选择保本型基金:在股票市场熊市行情...
    你在学校阅读 5,794评论 1 22
  • 学无止境 keep moving 定义基本数据格式 变量定义 类型转换 数组的定义方式 字典的定义方式 获取数据类...
    元昊阅读 510评论 0 0
  • 工作的间隙,我们常会看看微信,刷新一下社交媒体。总觉得就那么几分钟的碎片时间,没什么关系。但心里还是清楚的,不要被...
    Foxuan阅读 315评论 0 0
  • 大家都希望自己的职业生涯顺风顺水,职务不断提升,位置越来越重要,成就感越来越强。比如说:参加PMP考试;学习行业法...
    甲坤阅读 45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