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武将的形象都是大肚腩,而不是我们认为的八块腹肌?

圆圆的脸蛋,丰满的双下巴,圆鼓鼓的大肚子……这是古代名将的形象象征,从汉代到清初,两千多年间,从未改变过。白与胖的悍将让后人怀疑:为什么他们没有公认的男人粗犷健美的身体呢?这是因为有一个简单的原因:壮硕肌肉的男人在古代是不吃香的。

当代搏击选手大多数人胸围比腰围宽很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现代搏击比赛都是称重比赛。为确保公平,比赛中分了许多量级,而搏击运动员在赛前都会突击减肥,进行比自然体重低一到两个量级的比赛。每个人都迫不及待地要参加比赛,拼命减肥,我们看到的大多数搏击运动员自然是八块腹肌没有赘肉。又一次,我们将目光转向了那些体重没有上限的重量级选手的身材,他们的好身材基本没有八块腹肌,腰上全是赘肉。

为什么会这样?事实上,脂肪可以缓冲受到的冲击,有效地吸收动能。如果穿着盔甲,带着护具,用钝器打击的力量并不大,甚至脂肪也不会受伤。即使面对刀刃,带脂肪的刀刃也不会因为过薄的皮肤而导致刀刃直接割伤肌肉的筋骨而致残。因此脂肪可以提高生存率,古代的武将在受伤后,有较高的生存率。

对人的力量起关键作用的力量肌肉群称为核心肌肉群,它是指位于腹部左右两侧,环绕身体,保护脊椎稳定的这部分重要肌肉群。丹田位于古代脐下,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部位,这一点与现代核心肌肉群也有一定的关系。以腰腹为中心的脂肪堆积,又由于脂肪具有支撑力和缓冲力,还可以对肌肉起到保护和辅助发力的作用。所以,在世界大力士大赛上,那些大力士,是膀大腰圆,挺着肚腩的标准形象。

脂肪带来的体重增加在战斗中其实并不是坏事。

自春秋战国以来,有摔跤之说,一直在中国军队中盛行。穿着重甲,也许你拿刀就能把对手砍倒在地,但近身跌倒对方,然后再去刺刺甲缝,是非常有效的战斗方法。此时,肥胖带来的体重能有效地让对手不易跌倒,而瘦小的人却会被抓起来当武器抡打。例如典韦,他在战死之前,当场杀死了两名敌兵。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