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年幼时候我是不爱读书的,当住在楼上的表哥看完了数以十部的世界名著时,我才勉强读完了一本鲁滨逊漂流记。时至今日,关于阅读过的世界级名著我也只能列出《飘》,《傲慢与偏见》,《悲惨世界》,《基督山伯爵》寥寥几部。
初中时,上课无聊就蹭女同学的各种书看,无外乎安妮宝贝,韩寒为主,偶尔还会出现本三毛,新概念作文大赛之后,杂志《萌芽》一时间也炙手可热;我想我和名著注定无缘,有几次尝试看三国都很隆重的开始,看到一半就觉得乏味。高中时候,我陷入对武侠的痴迷,在政治和地理课上看尽了金庸和古龙,还尝试过梁羽生和还珠楼主。那时,古龙比较投我的脾性,甚是偏爱;还珠楼主则是武侠开山宗师,他的篇章气势恢宏,人物和故事架构复杂而交织,是可以描绘出一个幻想世界和次元的手笔,就如同当代西方世界里的托尔金,J.K罗琳,其实《蜀山》系列并不逊色于《魔戒》和《哈利波特》。直到许多年后再回头看时,才明白为何金庸更被推崇,他对质量和数量的控制,对于创作的严谨是我在成年后才领悟到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惜字如金,部部经典。少时偏爱古龙,可能就像初品琼浆,更喜欢那些甜的浓烈的滋味,到后来经历了生活,才学会欣赏个中的浑厚,苦涩与无尽的回甘。再看古龙时,依然精彩才情俱佳,但败笔有不少,突兀有不少,缺乏稳定性,他创作的源头终究是快意恩仇,也有不少酒精和女人成分,少了那份对读者的尊重,终究薄了几分。金庸的英雄,侠之大者,家国天下,再是儿女情长;古龙的英雄不过是独步天下,寻找自我。格局决定了作品的最终层次。
回归到传统文学,高中时除了读鲁迅,读过两本张爱玲,还有一本《边城》一本《围城》。关于围城,缘起于央视重播经典电视剧《围城》,我不知怎么就陷入了对方鸿渐和唐晓芙的CP情结中。大约当时饰演唐小姐的史南芽女士太过俊俏,心生喜欢,又遗憾于小小的误会竟然使其与男主就此陌路,于是怀疑编剧是不是扭曲了原著,竟然生平第一次自己花钱买了一本文学著作(当时书柜里塞满了各类计算机和教辅书),并反复细读了两遍,试图能发掘出些方鸿渐和唐晓芙更多的感情线索来。最终,的确是失望了,就如同方鸿渐一般,刚以为人生的精彩才刚刚开始,原来意气风发的岁月竟然是如此短暂,书中的唐小姐也是生的玲珑,但也只是淡得不能再淡的支线,这本经典巨作毕竟不是讲初恋的,也不是谈风月的,它要告诉我们的是一个关于现实人生辩证矛盾的命题,城内和城外人的不同困境,多少年了,那句“人生的愿望也大抵如此罢”依然在我心中回荡。
大学时代,看过的电影要比书多出许多来,那个时候时光静好,闲得腻味,我大约把我之前没有看过的堪称经典的电影都看了个精光。至于书,我终于开始接触那些让我越来越沧桑的作品了,这种沧桑最终让我陷入了一种孤独的境地。我最先感兴趣的,竟是知青类文学,也许出于对那个未知年代的好奇和探究,我知道了梁晓声这个名字,阅读了他的《雪城》《年轮》,那些岁月我躺在床上,品味着上一代人的青春,欣赏着他们人生曲折和爱恨情仇,顿感大学生活的寂寥,一度萌生出要休学入伍的念头来,着实震惊了爹娘。再后来,在一些比我还要早熟和资深文艺青年的指引下,我认知了王小波,余华,苏童,王朔等当代作家,不知不觉那些出自他们手下,被人推崇的经典也就这么不知不觉地一部接着一部看了下去。有时候我也觉得我还蛮幸运的,几乎没有读过多余而无用的书,虽然说书总是读不够的,但不知道是书选择了我,还是我选择了书。如上作家,都是我很欣赏的,在某种层面讲又都是深刻而批判的,当一个处女座和这样的特质发生碰撞时,便在电闪雷鸣之后浑然一体。多少年来我觉得有一种宿命一样无法言语的东西在指引着我阅读的方向。我仍还记得我初读王小波,王朔时候内心的那番震荡,那时我想我真的不是在看小黄书吗,那些直面我们人性和欲望,善与恶的探讨就这么以或荒诞或诙谐的方式铺成出来,刺激过瘾之后是深深地思索;阅读余华和苏童则又是另一种感受,他们的作品看上去并不野蛮荒诞,似乎就是在记叙普通人又普通不过的故事,但是不露声色之间,有很强的时代感,特定时代下特定人物的命运。时代的苍凉,人生而孤独的命题潜藏在文字中情节里,让人不胜唏嘘,善与恶终于开始模糊起来,道德终究也是被人定义的。而生命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呢?
于是在我大学时代的末了,我怀着无限的崇敬,展开了人生历史上最神圣的一次阅读,我鬼使神差般地从大伯家的书柜里祭出了人民文学出版社70年代版本的《红楼梦》,我觉得到时候了,大约应该有些底气和修为能够悟得一二吧。于是一鼓作气将前80回连同后40回囫囵吞枣地读了一遍,我不得不惊叹于这本旷世巨作的精深,光是涉及的诗歌词赋就够让人挠头,更别说能捕捉个中细节解读出其人文深意。读毕除了能够明白大体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外,剩下的竟全是不明觉厉,且这种认定又似乎是有确据的,但功力不够无法用言语表达。大约人生百态,森罗万象,尽在其中,几乎所有的现实生活中的桥段,都能在其中窥得一二。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竟然回不过神来,一方面大约仍沉浸在红楼的梦中,一方面我又深陷在后世各类的点评和解析中,意图让这次神圣地拜读会有更多一点的体会和收获。
工作以后,读书的时间便越来越少了,大多是看一些流行类小说,十年间也看过《诛仙》《鬼吹灯》《盗墓笔记》之类赚足版税的奇幻仙侠,当然也少不了村上春树,海明威,马尔克斯等这些个名字。《小王子》和《百年孤独》两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百年孤独》让我一度又有再读红楼的感觉,我甚至将其认定为西方世界里的石头记。十年中有几年,我大约是着了魔,既没有读过一本书,连运动也都完全放弃了,我坐在四轮工具里,不沾地气,穿梭在水泥森林里,脑子里尽念想着我本来完全不感兴趣的事,人一旦被一种错误的生活模式卷入其中,就像一个齿轮一样身不由己地转动着,能跳脱回归到自己的生活中来真是暗自觉得侥幸。
近两年来,我又开启了我的阅读之旅,开始继续探寻着以往那些曾经一次次出现在我生命中但是还没来得及捕捉和消化的名字——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东野圭吾,卡夫卡,博尔赫斯……如果有一天我实在是有番兴致,甚至说不定还会翻出莎士比亚的精典和曾经失之交臂的世界名著们给自己补补课,但我深知更钟爱的依旧是亚洲文学中国文学。亚洲种族特有的文化(根源都是衍生于古中国传统文化)汉语文字的张力和表现力于我而言总是有着无穷的吸引力。作为一个非典型理工男,从小立志科研的我,不知不觉之间就走偏了,读了这么些个书,细细想来竟大大地超越了童年时候的预期,也算是一桩意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