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024-5《额尔古纳河右岸》迟子建 著(2024.1.29-2024.2.2)
今年的读书笔记写得都很费劲,因为费劲就有了为难情绪,就拖延着不想写。三本没写,如果不开头,估计后面就放弃了,更难提笔。今天头皮感觉有点疼,想是不是在家憋的了,上午想出去走走,正要出门,哗啦啦大雨下来了。吃过午饭,大雨仍在下,那就硬着头皮,坐下来,写几句。就像教导娃那样,先完成再完美,先打开电脑,敲下书名,先点开一个番茄。所以这一篇的目标就是起个头,表明我读了,我写了,我完成了。
《额尔古纳河右岸》我是2010年买的,买了有十几年,刚买回来读过一遍,具体内容记不得了,就模糊记得是一个年纪很老的老太太在讲家族的故事,有印象的就是她讲的“风声”,哈哈。十几年也没感觉这本书有多火,最近看到好多人在看这本书,我还奇怪了,为啥就突然火了呢?后来听说是因为董宇辉推了,难怪。
那我就也凑个热闹,重读一遍。
2010年时,我40岁,那时的我还读不懂这样的书,确切地说是没有读这样书的心境,这本书还坚持读完了,《百年孤独》读了几次都没读完。过了50岁,突然喜欢上读这样的书,《百年孤独》是2021年读的,读完是感慨颇多,还想当年为啥几次都读不下去,因为阅历还不到。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完20天,现在的记忆力差,内容大多也已忘了大半,刚读完时,有很多想法,还想从哪几方面写,重点写写哪几个人物,现在都还给作者了。大概的印象就是有点简写的《百年孤独》中国版的味道。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这是书开头的第一句,打动。
书里描述的东北风光、神秘的游牧民生活和少数民族的风情都很让我着迷,只是现在这些情景只能存在于书中了,现实中已不复存在了,真是遗憾。
印象深刻人物“我”姑姑依芙林、萨满和安草儿。
关于“我”的父母与伯父之间的爱恨仇都是依芙林告诉“我”的。依芙林五岁时从树上摔下摔歪了鼻子,依芙林手工极好,嫁衣都请她来做。她的丈夫在和她结婚前,爱上了一个蒙古姑娘,父母不愿意,逼他和依芙林结了婚。依芙林在有了儿子后知道了丈夫的这段情史,抓到了把柄,家里从此没有了安宁,她也变得尖酸刻薄。依芙林说丈夫是个胆小鬼,因为他的胆小,毁掉了三个人的幸福。而依芙林自己婚姻不幸,却又强逼儿子娶了不爱的姑娘,把儿子逼上了绝路。依芙林自己没有爱情,在“我”的父亲去世后,和“我”一起毁掉“我”母亲和伯父的好不容易才来的感情和生活的热情。和闺蜜之间的友谊的小船也是说翻就翻了。作者迟子建在文后的跋中,写道她后来对依芙林人物进行了修改,把老年的依芙林写得柔和善良了。这是一个可亲可恨可怜的一个家人。
萨满,就是“神”。“我”的家族中出现在了两个萨满。伯父和弟媳。伯父和父亲同时爱上了母亲,在竞争中是故意还是实力不够,不得而知,输给了父亲。伯父自己成了萨满,整天装扮的像个女人,没有一点男人气概。父亲死后,伯父不想做萨满,想重新做回男人样,却被“我”和姑姑从中做梗破坏了。
弟媳这个萨满为了救别人家的孩子,失去自己一个个的孩子。一命换一命,她没有办法,因为她是萨满,她做不到见死不救,救一个人就要失去一个自己的孩子。她是“神”,她更是“人”啊。一家人怕有人来找她救命。
安草儿是个智力低下的孩子,是“我"的孙子。智力低下的孩子我们通常意义会是家庭的累赘,书中,他是家庭中的天使,正是他的天真、善良给家庭带来阳光和欢笑。摘来段文中片段:
“我们乌力楞的人,越来越少。我们被死亡的阴影所深深地笼罩了。如果不是因为有了安草儿,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地压抑。在那个时候,安草儿的愚痴就像穿透阴云的几缕明媚的阳光,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
“埋葬完达西和杰夫琳娜后,有一天下雨了,安草儿兴高采烈地对我和瓦罗加说,那个竖在坟头的木库莲这下得救了!我问他这是什么意思。安草儿说,木库莲(乐器)被插在坟头后,天一直旱,他担心木库莲会被旱死的。雨来了,它们得到滋润,就会生长了。我问他木库莲会长成什么。安草儿说,它叫出的声那么好听,起码要长出一群小鸟啊!——这样的话怎不让我们发自内心地笑出来呢!。”
看到书中写安草儿,想起《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里查理还是个弱智时,别人怎么欺负他他都笑呵呵的,跟谁都是好朋友,等他变聪明了,回想起以母亲抛弃他姐姐欺负他,朋友对他恶作剧时,心里充满了怨恨,非常痛苦。早知道这样的还要千辛万苦变聪明吗?
又一个番茄钟响起了,结束。也总结不出啥来,总之,可以看看,不管是从哪个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