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知识就是力量》第十期的话题是, 为什么今天还要读《论语》,其实算是给得到APP做的一个广告。
据《朱子语类》记载,朱熹看见驿站的墙上写了一句话: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司马迁写完《孔子世家》后,给孔子下了一个断语:高山仰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孔子开办了中国第一个民办学校,不论人的身份,给出全新的学习目标:成为君子。一个文明最终的成果是一种人格。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在那个时代提出的伟大的思想,同时也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中庸"不是和稀泥,而是:正正好。
《论语》是每一个中国人了解其他中国人最便捷的渠道。中国文明不断线,靠的是文明底层的思想,甚至片段、语词,思想里的基因。
中华文化特别强调人和人之间应该怎么紧密相处的文化,其中《论语》就贡献了一个词:仁。
我的感想
虽然是广告,但也是干货满满。其中提到文化人格,说中国的人格就是君子。想想所谓"武侠"里的"侠",本质上就是君子人格。西方的"骑士人格"让我想到了一件事,好像美国有一些规定是年满21岁才可以合法做某些事。这个年满21岁的条件,和曾经的骑士之间有些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