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十秒法则:记得刘润老师在“五分钟商学院”里讲过30秒法则,当时我还想,为什么这么苛刻呢?因为,你的上级或领导,时间颗粒度比你小,也就是说他们更浪费不起时间。如果说了半天还没有到重点,很可能这件事就在他的考虑之外了。即使领导的时间没有这么宝贵,用这里说的方法训练一下思维,对自己的工作状态保持一种敏感和“在线”状态也是有好处的。
我们常有这种经历,领导交给自己一件事做后,常常纠缠于细节,却忘了大方向和总体进度。这让我想起一位导师,他带研究生时,要求学生每周都要向他汇报进度,解决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样做,他和学生都会对正在做的事情有个大局观和时间观念。比如最近领导让我负责机构库的事情,有时她会在QQ上突然问我现在进行得怎么样了,这时我不免有些心慌,要赶紧查看日志和以前的总结再汇报。其实这样就比较被动。以后要按照“快、短、近”来训练自己,对于领导交办的工作,或自己人生中的大事(比如换工作的想法)要烂熟于心,保持up-to-date状态,这样才不至于错过机会。
2.边际点效应 这一点我很有体会。以前自己的导师就喜欢在PPT上精雕细琢,其实很多在我看来是没有必要的。设置边界点对象我这样的完美主义者很重要,正象猫叔一再强调的,完成比完美更重要。比如每日晨读感悟,如果看了最佳晨读,觉得自己写不出来就不写了,那只能是越写越少。所以,最佳的策略是设置边界点,完成为先,用输出倒逼输入。
3.考伦坡策略 虽然我在工作中很少遇到谈判的情况,但这个策略对处理家庭关系,或同事领导关系也是有作用的,关键就是不要在双方意见不合时再强求,把关系搞僵,而是先退一步,在情景转换后再提出试探,对方就会有不一样的回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