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完人,所以咱应该缺啥补啥。蜡笔小新之所以能拥有那两道迷人的浓眉,就是因为他的生父臼井仪人在现实中双眉稀疏的可怜。小新也算是帮他完成了一个心愿,以形补形了吧。可大多数人把这条终极奥义用在了食补上。请观察下地摊上的撸客,根据其撸腰子时眼神中流露出的迷离和那股酣畅劲儿,就能判断出他的肾虚指数。还有些东西在自己身上实在找补不回来,就只能拿孩子下手了。所以继“早起的鸟”和“笨鸟”之后江湖上又出现了第三只鸟。这只鸟的精彩之处就是自己不飞让孩子飞。而且孩子怎么飞也早早的规划好了线路。网上有这么个段子颇能说明问题:在学钢琴和拉小提琴的问题上部分家长坚持让孩子学习后者,因为一个乐团只有一个弹钢琴的位置,相对而言还是拉小提琴好找工作一点。这种基于当下现实环境的算计看似无懈可击,但事实证明往往意外才是历史的正牌墨水。
其实说上面这段话颇有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之嫌。在号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年代里,我们是音乐课上跟着老师吼一吼、体育课上顺着操场走一走。这直接扼杀了我成为一名芭蕾小明星的梦想和潜在基因,为日后成为一个小胖墩埋下了坚实的伏笔。艺术细胞被扼杀也就算了,可字写得歪歪扭扭也无人纠偏。要知道在没有微信传情的年月里,字写得不好即使内容再煽情,又有哪个女生愿意在作呕的情形下听你倾诉衷肠呢。作为狗爬派代表人物的吴老二曾经无数次望着心仪的佳人跟别人成双对,自己只好一人饮酒醉。这种心情直到多年后参观军事博物馆时我才感同身受。当时出于好奇,看了一封呈给皇帝的奏折。内容看的也不是很明白,只记得字写得很好看(我这种欣赏水平只能用好看来形容了),心想这肯定是某位大书法家所作。可当看到落款是“林则徐”三个字时还是被深深的震撼了。我从脑海中翻阅了历年所学的历史课本,在确认书法家这一行列中没有他时才恍然大悟:那年头字写得不好当不了公务员啊!十七岁参加松江府会考的董其昌就在这个问题上栽了个大跟头。当年明明文采第一,可由于字写得差就被知府衷贞吉判为第二了。不过还好,经此刺激当年的小董奋发学习书法终成一代大家。
正当我哀叹输在起跑线上时,十八岁的小魏生平第一次踏进了计算机教室。那时候进机房是充满仪式感的,进门前要像维修空调的师傅一样带鞋套,然后用手摸墙放静电,就差焚香沐浴斋戒三日了。按照老师的指令我颤抖着双手按下了主机开关,当光标在那台15寸的球面显示器上闪烁时,我觉得终于迎来了属于我和吴老二的春天。可这种幸福感持续了不足三堂课就消失殆尽。由于教材陈旧,在Windows95已经普及的年代里我们还在学习DOS系统。面对cd..和input等一堆指令我实在感觉乏味可陈。那时候人们内心中评判高手的唯一标准是看你每分钟的打字数量和拆装机的熟练程度。这让我很是绝望并在内心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以至于在近10年的IT职业生涯里我也没去学什么装系统。看着那些慕名而来找我修电脑的朋友失望而归时,我总是安慰道:革命工作分工不同,双汇的员工也不见得非要个个会杀猪吧。虽然学校里没学到啥,但真正的计算机日常应用技能是在工作当中不断学习和提升的。说好听点叫人的救赎都是自我救赎,说难听点叫啥事儿都是逼出来的。把你空投到美国饿上三月,你的口语比美国人都美国人。所以说人就是个环境性动物,别总想着自己鹤立鸡群。如果刚开始是真的,那岁月会教给你这个词的下半句:久成鸡。我很感谢初入职场时碰到的那些高高手们,只有对比才知道自己的差距,在严格规范和系统化的环境中培养的职业素养让我终身受益。其次还要感谢“百度”这位好老师,我N多个实操性难题都是它帮我解决的。菜鸟阶段常常是一个问题要思考和测试很久,但解决时那种欣喜也无语言表。我想这就是所谓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吧。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书法已经退出了日常实用性的历史舞台只为培养个人的修为。但日常办公专业技能的提升仍与练字一样:认真刻苦、临摹名家字帖、融会贯通写出自我风采,除此外别无他途。近几日电脑病毒肆虐,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受害的大多为缺乏防范和系统老旧的电脑。历史再一次证明落后就要挨打,唯有不断的自我更新才能挺立潮头。末了再扯一句,微软Office都发布到2016版了,咱不能总活在2003的世界里吧。